一、企業性質不同,基礎數據分析不同
好的倉儲方案都是建立在數據分析的基礎之上的,根據企業性質的不同,所需要的數據也是靈活的,基本數據可分為場地狀況與作業資料兩大塊,場地狀況如庫房的面積、高度、區域的劃分、周邊道路的狀況以及環境要求、行業標準、消防要求等。而作業資料相對較復雜,包括作業的單位(托盤、周轉箱、單件、成箱等)、進出貨的頻率、安全庫存的考量、儲量的要求、揀貨發貨的方式、流量的ABC分析等等。取得資料后,需要對資料做一個系統的分析,在分析的過程中,要問這樣幾個問題:
1.滿足這樣的儲量需要多少的空間?
2.應該使用何種儲存方式及配送的方式?
3.現有的設備可以滿足嗎,應該使用何種設備?
4.空間應該如何合理分配?
二、作業方式差距
了解企業固有的作業方式或者特性。通常來說,倉庫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第三方物流的配送中心,一類是企業自建的配送中心。這兩類倉庫,因為服務的對象不同,必定導致其作業方式的不同。
第三方物流通常是為多個不同的廠商服務的,因此要求其物流方案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可以滿足經常變化的要求。而企業自建的倉庫則個性較強,通常針對企業自己的產品或者性質相同的客戶如專賣店,因此要求其物流方案針對性強,某一環節的處理能力突出,形式相對較固定,可滿足一定時期的要求。
三、儲存倉庫和配送中心的效益差距
投資額與投資效益也是影響企業物流方案的重要因素,在方案初步完成后,需要對其進行效益分析。對于以儲存為主的倉庫來說,其效益主要體現在單位儲位的成本。將建筑投資、人力成本、設備投資總額相加,除以總儲位數,即可以得到每個儲位占用的資金額,以此來比較不同方案的優劣。對于以配送為主的配送中心來說,效益分析就相對復雜,需結合作業方式來考慮,除評估每個儲位的成本外,還要計算方案所能達到的單位時間處理能力。由一些輔助軟件可以幫助計算。
四、方案實施時間
在設計倉儲物流方案時還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提出方案的時間,許多的廠商在建筑設計完成后,已經開始土建時再開始考慮倉儲方案,由于柱距等影響,往往會造成空間浪費,因此最好的時間應該在土建之前。再如對方案彈性的考慮,好的設計應該是有一定擴充能力的,擺的滿滿的倉庫通常效率都比較低。再如對貨物流動尖峰期的考慮,設計能力是否能夠滿足高峰期的要求等等,都應該納入考慮范圍之內。
2025-04-18 09:04
2025-04-18 09:03
2025-04-18 09:01
2025-04-18 08:59
2025-04-18 08:50
2025-04-18 08:49
2025-04-18 08:46
2025-04-17 19:19
2025-04-17 08:18
2025-04-17 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