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批新型硬核“黑科技”機器人
在四川省樂山市人民醫院“上崗”
它們不吃不喝不怕交叉感染
還可自助下單運送醫療物資,智能消毒
在防疫一線24小時戰斗
醫護人員正在熟悉機器人操作流程
機器人智能消毒,降低交叉感染
6月21日,紅星新聞記者在該院麻醉科見到了這兩臺智能機器人。麻醉手術室是醫院的外科樞紐,考慮到麻醉手術室密閉的工作環境、急診急救手術多,如遇新冠疑似或確診病人,那術后消毒范圍廣、時間長、強度大,醫護人員穿著防護服做了手術還要做一系列的清潔消毒工作,勢必難度大,體能難以支撐,感染風險高。
為減輕醫護人員的工作量,解決新冠肺炎病毒感染問題,該醫院不惜成本為麻醉手術室購買了智能消毒機器人和物流機器人。“這真的是太好用了!”麻醉科護士長趙學彬介紹說,消毒機器人通過上方圓孔向外噴出小于3微米直徑的超干霧化過氧化氫消毒液,可以做到360度無死角消毒,肚子里的9盞紫外線燈還有超強殺毒模式。
機器人在指定點位消毒
在消毒機器人工作時,通過高強度的過氧化氫霧化消毒和紫外線照射消毒,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讓物表和空氣達到99.9999%的殺滅效果,可以不間斷的連續工作,一次完成10個手術間的消毒任務,在本身電量低于15%時會自動返回充電樁充電,實現了完全的智能化。
據趙學彬介紹,對比傳統消毒方式,機器人能夠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代替醫務人員進出污染區域進行消毒工作,減少醫務人員職業暴露,同時機器本身帶有自我消毒功能,大大降低交叉感染率。
自助下單運送物資,時間短效率高
對于另外一臺物流機器人,麻醉科的護士們也是贊不絕口。據趙學彬介紹,有的器械手術包重達7公斤,一臺手術就要五六個包,護士在手術間給無菌間提出器械、敷料等手術物資申請后,器械管理老師就會把對應的物品放在機器人的肚子里送到指定手術間。
機器人運送手術包
從接受任務到任務完成,機器人全程不超過5分鐘,時間短,效率高,可以不間斷的長時間工作,極大地節省了人力。目前,該機器人每天完成30多趟運送任務。機器人所提供的無接觸式配送物品,大大減少了護士來回走動,既有效降低手術室感控風險的同時,更大大降低了護理人員的工作負荷。
除節省體力之外,更為重要的,是護士的智慧被極大釋放。一方面,手術間護士可以更加關注手術進程提供手術支持;另一方面,無菌間器械管理護士可以專心調配待用器械。
護士整理手術包
樂山市人民醫院相關負責人表示,智能機器人的使用,替代了機械化和重復性的勞動,阻斷了“人傳人”的新型冠狀病毒鏈條,減少內部傳染的可能性,能夠更加提高工作效率、醫療安全和服務,實現精細化管理。
紅星新聞記者 顧愛剛 攝影報道
編輯 成序
2025-04-14 14:57
2025-04-14 14:53
2025-04-09 12:40
2025-04-08 08:51
2025-04-07 12:08
2025-04-07 12:07
2025-04-07 12:06
2025-04-07 09:52
2025-04-07 09:49
2025-04-07 0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