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球氣候變化,尤其是土地荒漠化是人類面臨的最嚴峻的危機之一。我國主導的“一帶一路”倡議中的“新絲綢之路經濟帶”也面臨著嚴峻的荒漠化和生態問題。
土地荒漠化,導致很多地區經濟發展落后、貧困人口集聚,甚至時常誘發嚴重的社會和安全問題,已成為制約“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發展與穩定的重要因素。
植樹機器人
為了讓更多的荒漠變成綠洲,華東師大軟件工程學院張新宇老師科研團隊帶著實驗室最新設計研發的“植樹機器人”在內蒙古阿拉善進行種樹測試。
“植樹機器人”的設計研發來自該實驗室的“支持大規模荒漠生態恢復的機器人集群項目”。四名軟件工程學院的研究生趙耀、湯景韜、肖建業、孫淳在導師張新宇的帶領下,已持續開展項目研究一年多。目前正在研發的機器人包括:挖坑機器人、放苗機器人、澆水機器人,以及監控管護機器人等。機器人通過全球的GPS定位系統,可以達到厘米級別的定位。可實現全天候工作。在植被生長期,還可以通過云端遠程管理、監控、大數據分析,實現植被即時精準定位和定期觀測。
在這片一望無垠的阿拉善荒漠無人區,烈日下,一個半人高的機器人,自帶一根螺旋大鉆頭,靠著光伏太陽能的驅動,正在勤勤懇懇地挖樹坑。短短一分鐘,它就鉆出一個深達四、五十厘米的坑,從空中俯瞰,這些坑整齊劃一,充滿了科技美感,成為了阿拉善荒漠無人區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這款由華東師范大學帶來的“種樹機器人”體積小、重量輕、對脆弱的荒漠破壞小,可以實現無人化、規模化、全天作業。而這一切都離不開移動底盤SCOUT2.0的支持。
SCOUT2.0基于全新能耗設計,機身緊湊小巧,能耗低,搭載全新散熱系統及安全防護系統,能夠很好的適應荒漠環境,四輪驅動,差速自轉,動力充沛,輕松駕馭復雜應用環境,標準協議及CAN總線支持快速二次開發,配合標準化的免灌溉育苗種植裝置,利用智能監控平臺,可以將種植效率提高100倍以上,成活率提高至95%以上。
無論是邊遠的荒漠治理,還是園區里的巡邏安防,機器人正在逐步進入我們的生活,為人類的生產生活提供更多便捷高效的服務,行業應用成功的基礎離不開一款優秀的移動承載平臺,也離不開優秀的產品研發支持,更離不開生態合作伙伴的參與,松靈機器人與實踐者同行,在面向多種行業場景中躬身踐行“讓智能機器人進一步解放人類生產力”的宗旨,讓移動,承載更多未來可能性。
2025-04-22 09:13
2025-04-22 08:47
2025-04-22 08:47
2025-04-22 08:46
2025-04-22 08:45
2025-04-22 08:45
2025-04-22 08:44
2025-04-22 08:44
2025-04-22 08:43
2025-04-22 0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