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新冠疫情這一開年“大考”,諸多機器人被征用上崗,“奔赴”戰疫前線。病房消毒清潔、安防巡邏、測溫、送餐等領域,隨處可見機器人與醫護人員“并肩作戰”的身影。在京東數科產業AI公開課第二季第一期《疫情加速醫療機器人“上崗”,離真正爆發還有幾道坎?》中,銀翼醫療總經理呂紫劍介紹,其與京東數科聯合推出的室內運送AI機器人日前已正式落地某上海新冠確診病例收治中心。從需求響應到全線數字化部署,雙方僅用了20天時間。室內運送AI機器人的應用,可協助醫護人員進行藥品物資等的智能化運送,節省醫院50%的人力成本。
本次落地上海新冠確診病例收治中心的室內運送AI機器人,由京東數科自主研發設計,采用“激光雷達+機器視覺”的融合技術,擁有自主導航、障礙識別、行人避讓等智慧功能;看路識路不堵路,可以最大化避免給醫院服務環境運維增負。此外,機器人還能自動與電梯交互,獨自乘坐電梯,實現跨樓層配送,將物品精準送達目的地。
目前,室內運送AI機器人將配合上海新冠確診病例收治中心防疫以及日常運營需要,后續將在餐食、被服、醫療物資等多場景代替傳統人力,減負醫護人員工作壓力。尤其是在護士值夜班的場景,以及高危環境物資運送方面,機器人的應用將大幅解放醫護人員的勞動量。
“這是一次與時間的較量”,呂紫劍回憶當初接到需求時介紹道,“考慮到抗疫急切,銀翼醫療和京東數科用一通電話直接敲定合作,20天搭建出數字化醫療物資運輸解決方案,這是雙方共同創造的‘抗疫速度’”。
京東數科智能機器人業務部總經理姚秀軍表示:“AI機器人在醫療智慧場景的安全、衛生、精準等應用優勢,在疫情期間得到了市場驗證,未來將迎來發展期。銀翼醫療深扎醫院智能化物資管理場景多年,其豐富的醫療場景資源和運營基礎,為京東數科機器人在醫療領域廣泛應用提供了寶貴經驗”。
針對以室內運送機器人為代表的非臨床場景機器人應用市場,呂紫劍還以自動發藥機器人和配液機器人這兩個場景為例,介紹機器人如何助力醫院服務場景自動化升級,提升服務時效與質量。“在醫院拿單取藥往往需要排長隊,自動機器人可以提高發藥效率,縮短排隊時長,增加用戶就醫體驗;配液環境對醫護人員有很大的傷害,自動化配液服務并輔以物流配送、自動配送等,可以讓醫護人員有更多時間專注醫療服務,更多精力關注患者需求”。
而在室內運送AI機器人、自動發藥機器人這類可助力醫院公共服務場景自動化的機器人之外,在臨床場景手術機器人的應用,更是未來智慧醫療建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目前國內在腦外科、骨科、消化內科等科室,已經陸續有一些手術機器人的臨床使用,其對患者和醫生分別能帶來哪些益處?
北京郵電大學醫療機器人實驗室主任蘇柏泉以達芬奇機器人為例,介紹手術機器人的應用可以讓患者的手術創口更小,降低術后感染可能性的同時,還能縮短術后恢復期;對醫生來說,手術機器人將成為醫生術中的“鋼鐵俠戰衣”,代替肉眼感知并提高醫生操作靈活度,提升手術精準度,進而提升手術整體質量,使患者和醫生更加自信的走入手術室,讓手術充滿先進科技帶來的關愛和溫度。
對比非臨床醫療服務機器人需求響應及時、研發周期短、回效時間迅速的優勢,蘇柏泉坦言,“手術機器人開發需要經歷三個階段,周期長、測試難度大導致其無法跟疫情產生直接關系,短時間內給醫院帶去質的提升,但其未來在醫療領域的應用價值和所彰顯的社會人文關懷令人充滿期待。值得一提的是,國內團隊開發的國產版“達芬奇”機器人腹腔鏡用于臨床治療,預計在今年年底或明年之內將來到。”
京東數科產業AI公開課第二季話題聚焦“疫情之后,機器人是否會迎來新浪潮”,由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傳播中心擔任指導單位、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智能機器人研究中心與京東數科產業AI中心聯合主辦。本季邀請到來自清華大學、中科院等10位產學研資深嘉賓,圍繞當下機器人的核心技術突破,以及與產業應用結合的多個細分領域進行深度探討。
2025-04-18 09:04
2025-04-18 09:03
2025-04-18 09:01
2025-04-18 08:59
2025-04-18 08:50
2025-04-18 08:49
2025-04-18 08:46
2025-04-17 19:19
2025-04-17 08:18
2025-04-17 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