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由中鐵大橋局承建的常泰長江大橋開始進行第一次取土下沉,專為大橋設計研發(fā)的兩種智能絞吸機器人也正式投入使用。
常泰長江大橋是長江上第一座集高速公路、普通公路、鐵路“三位一體”的跨江大橋。大橋上層為6車道高速公路,設計時速100公里,下層為2線時速200公里的城際鐵路及4線時速80公里的一級公路。大橋的主航道橋為主跨1176米的斜拉橋,天星洲航道橋和錄安洲航道橋均采用主跨388米的鋼桁梁拱橋。
常泰長江大橋采用圓端型沉井基礎,每個沉井重約21000噸,長95米,寬57.8米,高72米,沉井面積相當于13個籃球場大,這也是世界面積最大的水中沉井基礎。大橋主塔沉井已于今年1月浮運到位,并在著床后相繼完成接高和首次井壁混凝土澆注。
“這次取土下沉,我們將分兩階段下沉13米,取土方量達6300立方米?!敝需F大橋局常泰長江大橋現(xiàn)場負責人史瑞斌介紹,“這13米中除了粉砂泥土,還有8米左右的黏土層,普通的吸泥機很難將它們吸出,所以我們?yōu)榇髽蛄可泶蛟炝藘煽钪悄芙g吸機器人?!?/p>
本次投入使用的兩種絞吸機器人分別為履帶式絞吸機器人及龍門式絞吸機器人。由于是在30米深的水下工作,履帶式絞吸機器搭載有水下視頻監(jiān)控和聲吶系統(tǒng)。這套監(jiān)測設備使施工人員可以從操作顯示器上直觀地了解水下情況,并根據(jù)監(jiān)測數(shù)據(jù)及時調整機器人的狀態(tài)。龍門式絞吸機器人同樣配有一套監(jiān)測系統(tǒng),操作界面會以3D圖案的形式對設備運行軌跡等進行實時顯示,實現(xiàn)沉井的可視可控下沉。
“除了解決黏土層難以清除的難題,這兩種智能絞吸機器人還能更好地清理盲區(qū)?!笔啡鸨蠼榻B,普通空氣吸泥機難以清理沉井井壁附近等盲區(qū),而智能絞吸機器人擁有可自由旋轉伸縮的工作臂,能絞通黏土后再通過吸泥管導出,有效節(jié)省了施工時間。
(記者 林如峰 通訊員張靜 通訊員 邢影 責任編輯 張冉)
2025-03-26 11:46
2025-03-26 11:45
2025-03-25 08:58
2025-03-24 11:41
2025-03-20 13:44
2025-03-17 12:35
2025-03-12 17:36
2025-03-12 16:56
2025-03-07 14:59
2025-03-05 1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