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汛期將近,電力設備的運行況狀又到了“大考”時刻,國網寧波供電公司提前打響防汛抗臺保衛戰,利用無人機進行高空巡線,并通過第二代智能巡檢機器人對地下配電室進行遠程視頻監控。
5月25日,國網寧波供電公司高壓供電服務班的虞蔚和同事來到江北慈城鎮里家岙村,利用無人機和設施進行高空巡視和檢查,通過全方位、多角度加大無人機巡檢力度,形成“人巡+機巡”相結合的巡視模式,全面掌握設備的“健康狀況”。
“這一帶山區線路上,樹枝較為茂盛,臺風期間經常會出現樹枝誤碰或倒伏壓垮線路引起接地或跳閘故障。”虞蔚將無人機飛行至周邊綠植較多的10千伏線路云湖N557線附近,“如果人工巡線,需要走很多山路,利用無人機則可以大大提高巡視效率。樹枝與線路的交錯情況、電纜搭接頭的狀態以及橫擔上絕緣子的外觀情況,都通過無人機攜帶的高清攝像頭盡收眼底,方便巡線人員快速找到隱患位置進行全方位的分析,并對造成安全隱患的樹枝及時進行修剪,確保電網運行安全。”
而根據以往防汛抗臺經驗,寧波主城區須防止江水倒灌使地下配電室設備被水淹沒引發電氣故障。“一旦遇到臺風等暴雨天氣,地下配電室是最容易進水造成用電故障的,所以外灘風景小區、海頓公館小區、外灘花園小區和同方杰座寫字樓中位于地下負一層的配電室是防汛重點排查對象。”26日上午,正在對這些點位進行排查的現場巡線人員這樣告訴記者,“一次性跑這么多配電站房,耗時耗力。這一次我們利用第二代智能巡檢機器人在12個地下配電室投入運行,我們只要進行遠程視頻監控,就可以隨時隨地了解站房環境和設備運行情況。”
據了解,智能巡檢機器人代替傳統人工巡視作業,集機器人應用、導航定位、圖像識別、紅外測溫等高科技技術于一體,還能在防汛抗臺任務中輔助工作人員24小時不間斷巡視,著重檢查排水設施是否通暢,及時發現設備隱患反饋給監控室,轉變了傳統人工巡視作業模式,減少巡視人次、車次,通過巡視機器人的投入精準提高巡視效率。
近期,國網寧波供電公司正是利用這樣“上天入地”的方式,高效消除著重點配電站所、架空線路的供電隱患,落實防汛抗臺各項措施,進一步夯實用電高峰期和防汛工作的電力基礎,全力維護電網安全穩定運行。
2025-04-14 14:57
2025-04-14 14:53
2025-04-09 12:40
2025-04-08 08:51
2025-04-07 12:08
2025-04-07 12:07
2025-04-07 12:06
2025-04-07 09:52
2025-04-07 09:49
2025-04-07 0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