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中的機器人
COVID-19的危險之一是醫務人員被病毒感染。因此,機器人在醫院中可能會非常有用。在武漢,來自PuduTech等公司的機器人被用于許多任務,如醫院消毒以及為患者提供食品和藥品。這也為醫院工作人員節省了很多時間,他們在危機的高峰期不知所措。醫生還使用機器人與重癥監護室的患者進行視頻聊天,從而為患者提供良好的護理,同時保護醫療保健專業人員。
武漢也使用由機器人操作的移動餐廳。一個例子就是Foodom,這是一個機器人廚師,可以在一小時內烹飪120 頓火鍋。
機器人廚師Foodom(圖片來自網絡)
大數據與分析
為了成功地控制并最終制止這種疫情,政府需要準確、詳盡和實時的信息,例如確診病例的數量和分布。此類信息還可以標識需要立即解決的集群和超級傳播者。接觸者追蹤也是識別和隔離可疑案件的重要工具。盡管隱私法可能會阻止這種方法,但像中國和以色列這樣的一些國家已經使用了冠狀病毒患者智能手機中的位置數據來跟蹤和測試與患者接觸的其他人。
一家有趣的公司BlueDot使用大數據和AI來預測疾病的爆發。該公司分析來自CDC等官方來源的信息,以及來自世界各地媒體的100,000條新聞報道。
5G
當中國在武漢十天之內建立兩家新醫院時,它利用了華為的5G基站迅速使這些醫院上線。5G的大帶寬和小延遲使遠程醫療成為可能。北京的醫生可以診斷武漢的患者,并可以快速訪問上傳到云中的CT掃描。最后,支持5G的無人機和自動駕駛汽車是創新乘數效應的絕佳典范。
3D列印
從中國到意大利再到紐約,由于病人數量呈指數級增長,許多醫院發現自己缺乏工具和設備。盡管某些設備(如呼吸機)需要熟練的制造,但其他重要物品(例如護目鏡和面罩)也可以使用3D打印快速生產。這正是中國、歐洲和美國正在發生的事情。3D打印在中國也用于為個別患者制造便攜式病房。
區塊鏈
IB+M的新項目MiPasa使用區塊鏈來繪制測試合格的人,人們可以去和不能去的地方以及面臨高風險且必須再次隔離的人的地圖。此類戰略對于恢復全球經濟至關重要。
給技術供應商的建議
在這種疫情大流行這樣的巨大危機中,技術供應商需要表現出極大的敏捷性和創造力,以生存和幫助社會。本文舉例說明了AI,大數據,機器人等如何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顯然,這些技術領域的供應商應迅速創新新產品和服務,以協助醫療保健系統和各級政府。
但是,幾乎所有行業都需要新穎的解決方案-零售、制造、分銷、IT、醫療保健和酒店等。那些可以實時收集數據并收集可行的見解的人將是這場危機中的大贏家。無論是跟蹤雜貨店的衛生紙,預測醫院對呼吸機的需求,發現對COVID-19的最佳治療方法,幫助企業優化其IT基礎架構(例如,通過遷移到云計算)來抵消收入下降的收入,還是創新產品為了幫助人們在家工作,敏捷的技術供應商可以做出重要貢獻,并擺脫市場危機的影響。
從定義上講,鑒于新興技術仍不成熟且尚未廣泛部署,因此在對抗冠狀病毒方面的采用和使用令人印象深刻。如果某些技術更便宜,更易獲得,它們可能會得到更大程度的利用。
例如,可穿戴設備(IoT)將有助于監視醫院中的患者以及隔離區中的疑似COVID-19病例;機器人在醫院中可能更為普遍;自動駕駛汽車/無人機可能發揮了更大的作用。好消息是,所有這些救生技術將很快得到極大改善,并在超連接性和超高速世界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2025-03-20 13:44
2025-03-17 12:35
2025-03-12 17:36
2025-03-12 16:56
2025-03-07 14:59
2025-03-05 15:37
2025-03-03 09:55
2025-03-03 09:51
2025-03-03 09:51
2025-03-03 0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