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16日電(記者王曉潔)近日,一批特殊的無人車“外賣員”上崗,為北京順義區后沙峪社區的居民提供送菜服務。機器人外賣員身高156厘米,自重500公斤,一次可裝載100公斤貨品。
“在手機下單購買生活用品就能送到家,沒有人員接觸,安全方便又快捷。”家住順義空港街道的肖偉告訴記者。
上午11時30分,他下單購買西紅柿、萵筍、牛奶等商品。不到30分鐘,配送小車啟程,行駛約4公里后,到達樓下。他在手機上可實時查看小車路線和距離。
這個送菜無人車由美團公司推出,行駛速度最高為20公里/小時,充一次電可跑100公里。這是美團近日宣布“無人配送防疫助力計劃”的落地場景之一,也是美團無人車首次實現公開測試道路配送。
美團無人車在北京順義空港區域試水送菜,一車最多裝100公斤貨品。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無人車送菜既避免了人與人之間的接觸,也節省了人力投入。美團買菜數據顯示,目前北京地區日銷量為春節前的2到3倍。以順義為例,2個站點要服務周邊86個社區的近10萬用戶,運力緊張。無人車的加入,緩解了部分配送壓力。
機器人送菜,是疫情期間無人車配送服務興起的縮影。居民小區、工業園區、醫院……無人車穿梭在全國各地,忙著送菜、送餐。
在北京CBD商務區,餐飲企業“小恒水餃”的無人車在其中來回穿梭,每臺車一次最多可配送40份餐食。目前,小恒水餃在北京共有6臺無人送餐車在封閉園區內運行。
小恒水餃創始人李恒說:“無人車配送是實現餐飲零售化的重要途徑。它的優點很多,保溫、干凈、行駛平穩。適合園區送餐、單位團餐。一臺車一天可以送三四百單餐食。”
小恒水餃無人送餐車近日在北京CBD(中央商務區)運營,有保溫功能,一天可以送三四百單。
在北京、深圳、廣州的醫院、保稅區等地,無人車也充當了送餐員的角色。在北京海淀醫院,百度Apollo新石器無人車每天在上午10時30分到11時30分上崗,每次送餐50份,按時為100名左右的一線醫護人員送工作餐。北京多家餐飲企業攜手,為北京地壇醫院的醫護人員提供餐食,由無人車送至醫院后再放入智能柜,供醫護人員隨時取用。
便利的背后,離不開技術的強大支撐。美團送菜機器人車身附有攝像頭、傳感器、信號傳輸天線等裝置,在中關村科技園區順義園管委會的支持下,美團與中國聯通合作,配備5G通信設施,解決自動駕駛的用網需求。李恒表示,未來還將推出具有冷藏功能的新型車,用于配送速凍食品。
多個商家表示,無人車送餐送菜不是疫情期間的短期部署,未來將加大這一領域的投入。美團公司表示,今后將增加餐飲外賣、日用百貨、藥物等多品類的無人配送服務。李恒也表示,未來小恒水餃將利用無人車進一步推進餐飲零售化轉型。
餐飲業專家秦朝認為,疫情期間,無人車確實發揮了獨特作用,解決了無接觸配送餐食和菜品的需求。但從商業角度看,能否形成一個體量巨大的新興行業,仍然有待觀察。
“無人車送餐送菜有一定局限性。”秦朝說,依照現有政策規定,無人車只能在封閉園區內送餐,因此應用場景十分有限。
但也有分析人士認為,由于中國市場巨大,即便是在封閉園區內送餐送菜,無人車配送也能形成可觀的市場,值得期待。
2025-01-08 12:41
2025-01-08 12:40
2025-01-08 10:04
2025-01-08 10:00
2025-01-08 09:58
2025-01-06 12:42
2025-01-06 12:40
2025-01-06 12:33
2025-01-06 12:31
2025-01-03 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