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這個“大家伙”有近150公斤重,轉彎、剎車、躲避障礙物……一連串的動作它做得十分靈巧。“這款機器人叫‘守望者’,我們希望它可以守住疫情防控的安全防線。”沈陽呂尚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彭會軍表示,這個醫療巡檢機器人能干的事情可不少,測溫、消殺、報警等工作它都能完成。
只要“守望者”在門診大廳工作,誰沒有戴口罩都逃不過它的“眼睛”。“這臺機器人身上裝有7個攝像頭,可以同時識別20張人臉。啟動佩戴口罩檢測功能后,如果它識別到未佩戴口罩的人員,便會自動報警。”
面對疫情,許多一線工作環境都能借上“守望者”的力。據了解,在醫療領域,“守望者”適用于門診大廳的篩查,隔離病區的日常醫護工作,可避免醫患之間直接接觸;它也可在高速公路出入口進行體溫檢測、車牌識別、日常消毒等工作。
根據疫情改造機器人人臉識別功能
為了配合疫情防控的需要,沈陽呂尚科技有限公司的技術人員對“守望者”進行了升級改造。“考慮到醫院每天要對大量人員進行測溫、分診,我們將它的主要功能設置為身份證識別、人臉識別及體溫識別。”大年初二,彭會軍就在上游廠家訂購了人體測溫高精度設備,初六便開始復工。
“通過高精度熱成像攝像頭,機器人可以遠程對人體進行體溫檢測,完全避免醫護人員接觸患者的風險。因為疫情期間要佩戴口罩,無法使用人臉識別功能,我們又開設了身份證識別。同時我們又在后臺軟件上增加了測溫人員聯系方式留存的功能。”彭會軍表示,每一位測溫人員都需要在測溫后語音報出自己的聯系方式,后臺便會形成一個以身份證為文件名的錄音文件,方便對測溫人員進行倒查和回訪。
機器人替代人工,讓醫護人員有更多休息時間
對環境進行消殺也是疫情防控的重要一步。“守望者”可以通過霧化、噴灑、紫外線殺菌等方式對外部環境進行消毒,同時它還能自主導航回到封閉的房間進行自我消殺。
看到醫護人員晝夜不休奮戰在一線的消息后,彭會軍就有了捐贈機器人的念頭。“我們公司就是研究機器人的,希望能貢獻一份力量,緩解一線醫護人員的一些壓力。”彭會軍說,機器人“上崗”后可以實現24小時工作狀態。“通過這種用機器代替人工的方式,降低醫護人員被感染的幾率,減少口罩、防護服等緊缺物資的消耗,將醫護人員解放出來,讓他們有時間好好休息。”
沈陽晚報、沈報全媒體主任記者方月寧
2025-04-08 08:51
2025-04-07 12:08
2025-04-07 12:07
2025-04-07 12:06
2025-04-07 09:52
2025-04-07 09:49
2025-04-07 09:43
2025-04-03 09:11
2025-04-03 08:56
2025-04-03 0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