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浦東有這么一個鎮,
鎮域面積42.96平方公里,實有人口22萬人,周邊與6個街鎮接壤,大路小路地鐵環線四通八達,轄區內46個居村委包含了商品房小區、老舊動遷小區、開放式散居、人才公寓、農村隊組等不同的居住類型,它就是——張江鎮!
這樣的體量,在疫情面前,該怎么管?除了成立護村隊、建立“四哨制”等舉措,依托張江科學城,硬核護鎮的“核心”法寶就是高科技,無人機+機器人+大數據張江鎮管控疫情有一套!
大數據精準守護居民
回上海后,怎么證明自己已經居家觀察滿14天了?在張江,你不用擔心,“大數據”實時呈現,甚至,你自己還沒算清居家幾天,居委已經得到提醒,符合條件就可以申請出期滿證明了。
若發現確診病例未治愈出院的,該小區將被標記紅色,并實行一級管理;若發現疑似病例未排除的,該小區將被標記橙色,并實行二級管理;若存在居家隔離或社區健康管理人數較多的,該居村委將被標記黃色,并實行三級管理。鎮層面可通過這些數據分析,對疫情突出小區、重點地區抵滬人員較多樓組等配以更多的物資和人員,提高疫情防控針對性、有效性。
這是張江鎮探索建立的“居民和房屋信息管理平臺”。居委工作人員在該平臺上傳小區房屋、人員信息等基礎資料后,系統將自動生成重點地區抵滬人員在各樓組分布、人數結構變動情況等信息,還可以在管理平臺上動態更新每日居家隔離人員日常需求、服務情況等,動態更新每日社區健康管理人員體溫狀況,對于14天無異常需居村提供期滿證明的,可直接通過該平臺生成打印。
不怕傳染,機器人“奔赴”一線
“外出戴好口罩、不聚眾、不扎堆……”最近在孫環路”蕩馬路“的老伯伯老阿姨,竟然被一架無人機“勸返”了。原來,聚在一起的老年居民聊天到興頭上,隨手把口罩摘了下來。聽見無人機的警示,他們趕忙把口罩戴好,紛紛踏上回家路,還不忘向無人機揮手示意。
疫情防控期間,張江鎮城運中心對原來巡查環境的無人機進行改裝,搭載了高音喇叭,在鎮域內農村地區、菜場、廣場等人員密集場所上空,循環播放新冠肺炎疫情防護知識,及時引導群眾正確做好自身防護。
在鎮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的辦事大廳里,一位不怕傳染的“新員工”正天天上崗。它是服務中心引進的防疫機器人。這款機器人可為居民提供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自測評估、解答防疫小知識、查詢疫情最新進展等服務。
同時,防疫機器人還可提供居住證登記查詢,居民不必排隊等候柜臺服務就能獲取辦理居住證的相關信息,有效提升了服務效率。據了解,目前防疫機器人的服務功能正不斷升級優化中,將有更多的服務內容、更優的服務質量為居民帶來更好的服務體驗。
2024-12-26 12:10
2024-12-23 09:00
2024-12-23 08:55
2024-12-23 08:54
2024-12-23 08:48
2024-12-20 08:53
2024-12-20 08:50
2024-12-19 09:23
2024-12-16 12:09
2024-12-11 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