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煲仔飯來啦!不需要人操作,15分鐘就能自動做好,是機器人做的?!?/strong>
“煲仔飯”馳援“熱干面”↓
2月16日晚,武漢市湖北國土資源職業學院隔離點的護士吃上了熱騰騰的煲仔飯。
只要打開手機操作,對準煲仔飯機器人取餐口的二維碼,點擊下單,煲仔飯機器人就開始快速運轉,熱騰騰的煲仔飯和鮮蔬湯就很快可以送到面前了。
原來這順德一家企業向武漢捐贈的首批集裝箱煲仔飯機器人,用全自主研發的高科技產品幫助解決隔離點人員用餐難題。
煲仔飯機器人已開始提供服務
01
沒有中央廚房供應鏈 緊急調撥七千份食材隨行
據悉,當前武漢部分方艙醫院、隔離點缺乏餐飲供應,配餐需求急迫。
這個能穩定還原順德大廚地道手藝的煲仔飯機器人,正是已經在廣州接待過不少客人的系列烹飪機器人之一。由順德名廚團隊全程把控指導,師傅將菜品制作的溫度、時間等要素輸入進機器人電腦,通過反復實驗、提升,讓機器人“徒弟”最終精準地實踐師傅的技藝。
不過,想讓武漢的醫護人員吃上熱騰騰的煲仔飯,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據悉,疫情防控期間,武漢市許多餐飲企業暫停營業。當前武漢部分方艙醫院、隔離點缺乏餐飲供應,配餐需求急迫。
2月13日開始,這批集裝箱煲仔飯機器人,在隔離點為醫護和隔離人員免費提供煲仔飯配餐服務。此次捐贈的集裝箱煲仔飯店占地面積小,整個箱體體積約38立方米。一般情況下,拆卸和組裝花費時間不超過8小時,還可根據需要靈活安置在各場所內,及時提供配餐。
機器人調試安裝。
2月14日下午,首批煲仔飯機器人運抵湖北省國資學院隔離點。捐贈企業派出4名工程師和2名店長奔赴武漢,負責煲仔飯機器人的安裝使用及隔離點后勤人員培訓等工作。
因運輸問題,該集團中央廚房供應鏈暫時無法直通武漢當地。因此,車隊出發時,緊急調撥了可做7000份煲仔飯的食材同車運往武漢。下一步,也將根據實際需要采取廣州直供的方式保障食材供應。
02
同時可烹飪36個煲 保溫柜出餐最快15秒
“出餐的第一天,總共提供61份餐,臘肉、臘腸、米是由廣東總部帶過來的,青菜,辣椒醬,小蔥是我們在當地購買的。”
“95后”小伙代少立是此次機器人隊伍馳援武漢的隊員之一,負責技術調試。代少立的父母均是陜西醫生,父親屬呼吸科,母親屬發熱門診,1月22日,代少立的父母就已奔赴武漢支援。
得知要向武漢捐贈煲仔飯機器人,需要人員隨行的消息后,作為店長的代少立馬上打電話申請隨行前往:“我想和父母一起并肩作戰,希望能用自己的行動為武漢加油,為社會出一份力。”
當天晚上8點,他便加入了煲仔飯機器人拆卸隊伍中,到達武漢后就開始進行緊張的安裝調試。“碰到大雪天氣,調和油都凍住了?!睙o論是機器操作的位置,還是食材投放,都需要根據現場情況進行調試。
技術人員對煲仔飯的口味進行了改良。
在第一次出餐后,工作人員就咨詢了當地政府以及醫護人員的對口感的反饋,下午又去購買了青菜和辣椒醬調整出品,以更加適合武漢當地人的口味。
據介紹,一臺煲仔飯機器人能同時烹飪36個煲,1小時能完成100-120份煲仔飯。每一份菜品經過精準的高溫烹飪后移送到保溫柜,從保溫柜出餐只需要15秒。
機器人能實現全天24小時循環生產與配餐,隨時滿足醫護人員、隔離人員的用餐需求,緩解相關人員用餐困難、用餐不及時等難題。
抗疫前線的醫護人員多實行輪班制,常常錯過飯點,或者吃放涼了的快餐食物,全自動化煲仔飯機器人將能夠讓醫護人員吃上熱乎乎的飯菜。
全自動化煲仔飯機器人讓醫護人員吃上熱乎乎的飯菜。
可以看到,整個出餐是無人化的,可減少人員接觸。食材在專用廚房進行食材預處理和分裝,由專車配送到機器人集裝箱內,從運送到放置進煲仔飯集裝箱冷庫的整個過程,無人接觸食材。
煲仔飯機器人全程實現自動無縫銜接烹飪,整個烹飪過程與人工隔離。就餐人員只需要現場自助掃碼取餐,能夠大幅減少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有效降低引發交叉感染的風險。煲仔飯機器人的湯碗和餐具均使用一次性包材,設備也由工程師定期進行消毒清潔,確保設備清潔、食品安全。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劉麗琴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石鈺
2025-03-20 13:44
2025-03-17 12:35
2025-03-12 17:36
2025-03-12 16:56
2025-03-07 14:59
2025-03-05 15:37
2025-03-03 09:55
2025-03-03 09:51
2025-03-03 09:51
2025-03-03 0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