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月10日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民政部基層政權建設和社區治理司司長陳越良發出號召,開展防控工作技術支撐很重要,希望企業積極參與社區防控應用開發。記者2月13日獲悉,多家科技企業的相關系統應用等服務已火速在北京等各省市社區同步落地。聯通開發的小程序和電信推出的大喇叭正在雙向守護城鄉居民,京東研發的智能外呼機器人和疫情問詢機器人已在亦莊的社區上崗,360的“社區疫情防控大數據系統”則已開始為全國上萬個社區提供服務。
有數據顯示,眼下有至少近400萬名城鄉社區工作者奮戰在全國65萬個城鄉社區的疫情防控一線,平均6個社區工作者守護著一個社區,每名社區工作者要面對350名群眾。伴隨著返程和復工高峰的到來,社區防控任務和社區工作者壓力還在日益加大。為了解決社區防疫工作的痛點,京東數字科技集團近日緊急開發出智能外呼機器人、疫情問詢機器人、良研問卷等智能工具,全部提供給有關部門,助力社區防疫攻堅戰。
對于返城人員,京東開發的智能外呼機器人通過電話進行自動問詢,及時發現異常情況,便于進行人工干預;對于重點監控或隔離人員,每天智能打電話問詢健康情況,發現異常及時通知人工干預;對于所管轄區域人員(社區、學校、公司),如有新發現疑似病例,智能外呼機器人可以通過電話方式通知周圍居民,做好自我隔離和防護。360城市安全集團則推出了“社區疫情防控大數據系統”,包含“疫區人口排查、人房大數據、疑似人員行為研判、流動人口動態監測、360疫點通,人口管理,居民自助登記”等模塊,可全方位支持政府在人、房、行為、信息數據的多維度信息管理。
即便是在政府和專家多次強調市民盡量減少出門,避免感染的前提下,依然有北京市民一天7次出行,為自己和家人憑添了幾分危險。近日360的“社區疫情防控大數據系統”就在京發現了這一情況,并及時通知了有關部門。通過社區工作者的教育和勸說,該居民認識到疫情的嚴重性,已不再頻繁出門。
人臉識別+信息手機錄入,使得居民/訪客的社區出入有跡可循;智能攝像機、可視門鈴、門禁網關能針對重點隔離人員進行遠程巡檢,結合大數據與物聯網的技術特點,科技手段逐步解決了社區封閉管理的防控痛點。北京移動也第一時間為本市疫情防控提供數字化信息服務支持,在東城、西城、海淀、朝陽等13個區提供疫情專項分析服務。
抗擊疫情,基層是重點,農村也是關鍵。中國電信立足鄉村,在其村村享平臺上推出了鄉村“大喇叭”一鍵喊話功能,村支書和宣傳員通過智能手機可即時喊話,實現大喇叭即時發送,加大了對疫情的宣傳頻次和覆蓋率,更好的助力于疫情防控。
圖片來源:北京聯通、中國電信、360城市安全集團
記者 趙鵬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
2025-04-17 08:13
2025-04-16 10:55
2025-04-16 08:50
2025-04-14 14:57
2025-04-14 14:53
2025-04-09 12:40
2025-04-08 0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