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的肆虐,帶來了許多的挑戰,例如:制造業遭遇兩難,既要及早恢復大規模生產,又要減少工人在四面墻內聚集;應急物資管理機構、電商平臺等的倉庫內面對紛繁復雜的貨品,既要保證效率,又要保證準確率;醫院里大量的送餐、送藥需求,人工操作存在感染風險。
現實的挑戰正在將很多行業加速推向“少人化、無人化、智能化”。像快倉這樣的智能物流機器人及系統提供商究竟能為抗疫做些什么?在這場“戰爭”中,智能物流機器人應該有哪些變化?
機器人如何在抗疫中發揮作用
小編覺得智能機器人在抗疫之戰的前后兩端都能發揮作用:前端是應急物資的出入庫及配送,后端是醫療器材、藥品、防護用品生產企業的物料揀選、產線搬運。
1、前端:快倉能為用戶提供一套“機器人+系統”的智能倉儲物流解決方案,它可以幫助用戶實現以下兩點:第一,快速搭建一個完整、高效的物流倉庫;第二,在特殊環境下用“最少的人力”辦“最大的事”,既不會因為招不到人導致倉庫無法運作,也能降低疫情在倉庫內傳播的風險。
當品類多樣的大量應急物資在短時間內涌入倉庫,這對如何實現快速準確的出入庫工作提出很大挑戰,快倉自主研發的“智慧大腦”EVO系統可發揮重要作用,有了它,倉庫管理員能實時了解庫存、貨品類型及位置、容器類型、倉內地圖、機器人位置,能跨庫區、跨樓層調度同類型機器人實現運力共享,在運行速度超過2m/s的快倉第三代智能機器人的配合下,大幅提升應急物資入庫和分發的效率及準確率,有效減少人工干預。
2、后端:當前,醫療器材、藥品、防護用品需要大規模生產和搬運,但短期內召回大量工人不僅難度很大、傳染風險也高,通過物流機器人與工廠內其它智能生產設備的協作可以解決這個燃眉之急。
快倉的多款機器人(如:全向堆高車,料箱機器人,AGV+輥筒)等都是制造場景好幫手,通過“智慧大腦”EVO系統與用戶ERP/MES系統的聯動,它們與其它智能設備實現了無縫銜接和智能調度,可以在倉庫和產線之間靈活運行,從而取代傳統的人工往復搬運物料上產線,幫助用戶實現高效、柔性的生產物流。
某安全防護用品生產制造企業,為了解決生產車間工人及時招聘到崗難題,同時提高生產作業效率,實現生產車間空間利用最大化,選擇快倉的貨架到產線對接搬運解決方案,投入使用料箱機器人、AGV+輥筒、立體存儲貨架、邊線流利貨架等硬件設備,以及WES、WCS等軟件系統。
疫情下智能機器人會有什么趨勢
小編認為自動駕駛技術和“AGV+”復合型產品會被更廣泛應用。
1、自動駕駛技術:包括環境感知、智能避障、自主導航等,像醫院、機場火車站、工廠產線這類人機混場的場景中,傳統導航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快倉于2018年成立了自動駕駛團隊,專注于四面墻內的自動駕駛技術研發工作,例如為機器人配備slam導航方式,它擺脫了對輔助導航標志的依賴,可將環境中的自然物體作為定位參照物,在四面墻內自主識別環境并自動規劃路徑,實現智能避障。當然同時使其具備多種混合導航模式,可自由切換slam、紋理、二維碼、IMU、UWB等多種導航方式也是快倉團隊積極努力的目標!
2、“AGV+”復合型產品:從最早備受關注的廣東省人民醫院引進雙胞胎機器人“平平”和“安安”為病房配送餐食藥品等物資,到后來出現的消毒機器人、巡邏測溫機器人等各類移動機器人,都是在自動引導車(AGV)基礎上進行創新,從而滿足各種場景的用戶需求。
快倉2019年推出“AGV+”復合型產品線,能在潛伏式智能機器人基礎上搭載不同功能模塊,如存儲、交互、抓取等,目前,已經有AGV+皮帶、AGV+托盤、AGV+輥筒等多款產品面世。未來我們將為醫院、機場火車站,以及應急物資制造流通等需要移動機器人賦能的場景,快速提供貼合用戶需求的多樣化“AGV+”復合型產品。
2025-04-17 08:16
2025-04-17 08:13
2025-04-16 10:55
2025-04-16 08:50
2025-04-14 14:57
2025-04-14 14:53
2025-04-09 12:40
2025-04-08 08:51
2025-04-07 12:08
2025-04-07 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