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戰場,科技企業更需要結合自身優勢,更好發揮作用,拿出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的精神狀態,加快推進抗疫產品的研發、應用、生產。
人工智能全肺定量分析技術為臨床專家提供基于CT影像的智能化新型冠狀病毒性病灶定量分析及療效評價等服務;消毒機器人360度無死角消毒,巡邏機器人宣傳,降低醫護和社區人員感染風險;“無人機+大喇叭”喊話,智能語音系統在線答疑、分診,紅外非接觸式系統測溫、安檢……戰“疫”一線中,“黑科技”正在發揮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
科技,是點亮文明的火炬,也是阻擊病毒魔鬼的有力武器!科學防疫,必須充分發揮科技力量;“黑科技”并不“黑”,這些前沿科技成果理當用好用足用到位。
面對兇險狡猾的新型冠狀病毒,我國各行各業正充分發揮科技力量,運用眾多“黑科技”產品和手段,從而加快新藥研發的步伐、減少一線抗疫人員的風險、提高人們在公共場所的防疫效率。
與時間賽跑,盡快認知病毒、研發藥物、開發疫苗,是全國人民的熱切期盼。而這背后,是各個領域科技工作者通力協作的一項系統工程。
科技力量的參與,可以有效加速各項工作進程。例如,超級計算機是科研必要工具,在基因測序、藥物研發、病毒結構等方面,可以發揮“加速度”重要作用,各地超算中心提供算力;通過“疫情地圖”,還可以看到疫情發生后各區域人員去向,更精準地追蹤了解可能感染者的出行軌跡;人工智能算法,還可以助力醫生進行CT片的快速診斷、分級,病毒基因序列的快速測定等。
用科技開啟更多應用場景,盡可能減少一線人員的交叉感染,減輕他們的負擔,也大有可為。不少互聯網大平臺迅速啟動“智腦”支持,消毒、巡邏、喊話、測溫、人臉識別,各種智能機器人也正在大顯身手,代替人們承擔一些危險環境下的工作;智能語音系統,可以為醫院的智能分診提供幫助等。
醫學的發展史,幾乎就是人類科技的進步史。我國人工智能、大數據、信息化等在醫療領域應用動手早、布局多,現在正是全力出擊、檢驗作戰能力的時候。
2月3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強調,“戰勝疫病離不開科技支撐”“要加大科研攻關力度”。抗“疫”戰場,科技企業更需要結合自身優勢,更好發揮作用,拿出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的精神狀態,加快推進抗疫各類條線產品的研發、應用、生產。一線生產和探索出有實際效果的場景、做法,也應盡快固化應用效果、推廣應用范圍。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在這場戰“疫”中,我們期盼各行各業的“黑科技”應用更多些、更快些、更足些。“制度+科技”,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
2025-04-09 12:40
2025-04-08 08:51
2025-04-07 12:08
2025-04-07 12:07
2025-04-07 12:06
2025-04-07 09:52
2025-04-07 09:49
2025-04-07 09:43
2025-04-03 09:11
2025-04-03 0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