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清掃車在作業
福田健康驛站內的智能送餐車,由一塊觸控屏和幾層架子組成。 受訪者供圖
“6510號桌客人,您的菜在第二層通臺,請取餐。”這個取菜提醒不是來自餐廳,而是福田區健康驛站的送餐機器人。
打贏疫情防控戰,不僅需要全民配合,也少不了科技手段的加持,尤其是“無人科技”,可以減少人與人的接觸,降低感染風險。2月7日,記者走訪福田區的無人清掃車和無人送餐車,它們正在這場防疫戰中發揮著獨特的作用。
不再“一把掃把一條街”
一輛小型環衛清掃車加電動沖洗車的組合,只需要2名司機,就可替代5個環衛工人。在福田街道,環衛工人駕駛著清掃車,正在清理人行道上的落葉。
“以前機械化作業主要清理主次干道,如今覆蓋區域將擴展到了人行道、社區公園、背街小巷和城中村。而且不同于以往一把掃把掃完一條街,現在的清掃車還附帶著清洗功能。”福田城管和綜合執法局環衛科科長鄧山城告訴記者。
據了解,去年10月,福田區城管局在全市率先引入社會資本進入市政公共管理,選取福田、南園街道試點環衛高度機械化模式。“我們投入了大型機械設備66臺、小型高溫高壓沖洗車35臺、小型智能清掃設備92臺,打破了‘以人為主,設備為輔’傳統模式的局限,全面普及了機械清掃。”鄧山城表示。
據悉,以福田街道為例,采取傳統純人力清掃方案需要環衛作業人員65名,而新方案只需8臺設備、8名駕駛員及15名環衛作業工人。相比原來,人員精簡了64.6%,年度總費用投入消減50.7%。福田環衛工人饒天順告訴記者,“以前要從凌晨4點開始清掃,7點才能完成,現在6點開工也能7點完工,而且清掃更加徹底了。”
5G規劃清掃路線
在此次防控疫情中,除了需要司機操控的機械車,還增加了無人清掃車。
據鄧山城介紹,無人車通過5G后臺傳輸數據到機器,可以提前設置清掃路徑,“目前是每天上午清掃2趟,下午2趟,無需人工干預,清掃車到點還可以自動充電。”
記者了解到,在防疫中,目前福田區已采用機器作為主力的環衛模式,有效解決了環衛工人一線作業感染風險,同時在空間上,對路面、人行道、道牙、井口周圍可以進行無死角清掃;在時間上,作業銜接無縫化,全天候保潔,確保了環境的干凈整潔,減少了病毒停留存活時間。
“通過后臺可以看到哪些區域沒有被覆蓋,比如一些角落,可以后期由人工進行清理。”鄧山城說。
健康驛站用上無人送餐車
為了給疫情發生地的旅客提供一個臨時落腳點,切斷傳染源,福田區在大年初四緊急啟動了健康驛站,在每個街道至少選定一家酒店(賓館),作為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場所。
本文開頭的送餐機器人,正是來自華富街道健康驛站,這也是福田首家健康驛站。
健康驛站內有身著防護服的護士站在樓下,而民警的值班點隔著兩米遠。“健康驛站工作人員不僅需要承擔醫護工作,還要承擔環境消殺、送餐、收垃圾等大量工作,時刻面臨病毒傳染風險。”在驛站內工作的廣州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護士長吳玉娟告訴記者。
為減輕驛站人員工作負擔,降低人員接觸感染,華富街道主動聯系了深圳普渡科技有限公司,企業負責人當即免費捐贈了5臺送餐機器人給健康驛站使用。
記者在現場看到,送餐機器人并沒有像一般餐廳的機器人一樣做成人形外表,而是由一塊觸控屏和幾層架子組成,“醫護人員只需要將食物和藥品依次放置在機器人的托盤上,并在其UI觸摸屏上選擇對應房間號,送餐機器人就會自主追蹤房間號,然后在門口發出提示。”普渡公司技術支持總監林遠玉說。
據悉,不同房間的餐品放在分隔架子的不同層上,既為了方便取餐,也防止交叉感染。(記者 袁斯茹)
2025-03-07 14:59
2025-03-05 15:37
2025-03-03 09:55
2025-03-03 09:51
2025-03-03 09:51
2025-03-03 09:49
2025-02-26 08:53
2025-02-25 10:56
2025-02-25 10:46
2025-02-25 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