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AGV網(www.xmydyc.com)援引外媒資料整理。機器人技術在制造和工業環境中的使用繼續快速發展和擴展。根據麥肯錫的一項研究,自2012年以來,工業機器人市場每年都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并且至少在2021年之前都將持續這種增長。主要驅動因素包括提高質量,提高生產率,降低成本的愿望以及在應對缺少可用熟練工人的同時提高員工安全性。價格下降和工業機器人功能的提高也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以下是2020年及以后值得關注的一些趨勢。
(圖片來自網絡)
協作機器人也被稱為合作機器人,其設計目的是使它們可以與人工一起安全工作,而無需設置安全屏障。通常,這些機器人設計有先進的傳感器和軟件,可讓它們檢測并適應任何人對其工作空間的入侵,從而使協作機器人可以根據需要通過自動停止其運動來避開其人類同事。協作機器人用于單調,繁瑣或重復性的工作,使員工可以承擔更多增值任務。麥肯錫(McKinsey)估計,機器人技術領域將顯著增長,出貨量將從2017年的10,000-20,000增加到2020年的估計需求100,000。
物聯網
自我們開始討論“工業物聯網”以來,已經過去了20多年。在這20年中,IIoT穩固建立并仍在迅速擴展。現在,將機器人技術和機械設備與分析軟件相連接的傳感器技術的成本不斷下降,正在幫助推動技術的擴展集成。更高的連通性往往會通過機器可見性,數據分析和更好的預測性維護來提高生產線的精度,靈活性和效率。
工業4.0
隨著越來越多的工廠車間機器人通過傳感器進行連接并對其數據進行分析,制造商可以進一步提高對生產和供應鏈的了解。對價值鏈的更深入了解通過精益計劃,減少停機時間和對設備效率進行投資的力量,有助于在全球市場上保持競爭優勢。盡管工業4.0的早期采用者已經看到生產率顯著提高,而維護成本卻降低了30%之多,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采用工業4.0。實際上,根據一項BDO研究,在實施強大的數字化轉型戰略的企業中,制造業遠遠落后于醫療保健,金融和零售等行業。
進入較小的市場
雖然將機器人技術引入現有工廠可能會很昂貴(機器人技術及其外圍設備通常會超過100,000美元),但它們不再為大公司專有。通常按照當地發展計劃,中小型制造商現在正在探索機器人技術如何改善其生產,,例如由非營利性工程公司EWI運營的紐約州的Buffalo Billion ,稱為Buffalo Manufacturing Works。該計劃可幫助制造商了解如何識別,制定和實施將機器人技術添加到其現有操作中的計劃,以及如何從此類更改中獲得最大收益。
中小型制造商發現這種投資具有多種優勢,包括提高設備的安全性,提高質量控制以及由于更快,更高效的生產而提高了客戶滿意度。
機器人制造行業幾十年來一直穩定增長。這將是多年來的主要趨勢,并且有可能以許多不同且出乎意料的方式改變制造業的未來。
2025-03-20 13:44
2025-03-17 12:35
2025-03-12 17:36
2025-03-12 16:56
2025-03-07 14:59
2025-03-05 15:37
2025-03-03 09:55
2025-03-03 09:51
2025-03-03 09:51
2025-03-03 0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