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研發“充電寶”機器人
可在停車場移動為電動車充電
每個停車位都是充電站
▼
談到電動汽車,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充電方便嗎?以上海市為例,當前充電樁已經超過26萬個,而全市電動汽車(包含插電式混合動力)有29.5萬輛,車與樁的比例達到1.15:1。從這一數字上看,上海市的電動車充電應該不成問題,但是事實確實如此嗎?據《新民晚報》報道,一方面,大量公共充電樁沒有得到充分使用,使用率總體上在2%左右;另一方面,使用率最高的電動出租車司機,卻遭遇充電難。除了部分充電樁故障以外,充電樁車位被非電動汽車侵占,導致電動汽車無法充電的情況也相當普遍。
12月26日,大眾汽車(Volkswagen)集團推出了一種新穎的充電概念,基于移動機器人技術為電動汽車自動充電,該方案旨在讓每個停車位都可以成為充電點。
該系統由移動裝載機器人和移動儲能單元組成,在未被使用時,儲能單元連接電路進行充電儲能。當電動汽車需要充電時,車主通過app喚醒充電系統。隨后,V2X通信啟動,移動裝載機器人會自行驅動將移動儲能單元帶到需要充電的車輛旁并與其通信,從打開充電插座翻蓋到插頭連接和斷開,整個充電過程都無需人工干預。在連接儲能單元與車輛后,移動裝載機器人可以掛接下一個移動儲能單元為下一輛需要充電的車輛進行充電。
大眾汽車官方資料顯示,移動充電機器人可以在路邊停車處、多層停車場、車庫、車位和地下停車場等不同的停車設施中使用。大眾汽車集團零部件開發部負責人馬克·莫勒(MarkM?ller)總結道,有了移動充電機器人,我們幾乎可以讓每個停車場都成為充電站,而無需任何復雜的基礎設施,即使是充電樁車位被另一輛車占用這樣常見的問題也無需擔憂,車主可以選擇任何停車位,然后將其余的交給機器人。
據了解,一臺移動儲能單元在滿電狀態下的電量可以達到約25kWh,借助其集成的充電電路,可以高達50kW的功率對車輛進行快速充電。而移動裝載機器人可以自動駕駛,機器人搭配了攝像頭、激光掃描雷達和超聲波傳感器,這些設備不僅使機器人可以完全自主地執行充電任務,而且可以在停車場內自由移動,識別障礙物并做出反應。目前,尚未確定充電機器人上市的可能日期。
移動充電技術的實用性?
大眾汽車推出的這項移動充電技術的優點顯而易見,可以讓電動汽車的充電更加便利。舉個例子,一個擁有500個車位的停車場如果要讓所有車位都能成為充電站,就需要安裝500個充電樁,而截至2019年6月的數據表明,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344萬輛,占汽車總量僅1.37%,全面鋪設充電樁不僅成本高,而且使用率低,是一件不太現實的事情。移動充電機器人看起來是一個非常美好的方案。但是小編看完介紹資料和視頻演示之后,還是對這項新技術的實用性抱有質疑。
首先,除了原有的電費和服務費以外,移動機器人的維護成本相較充電樁的維護成本要高不少,而且移動機器人的自身運行也會產生電耗,這些成本最終還是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消費者是否愿意買單呢?
其次,單臺移動儲能單元在滿電狀態的電量僅25kWh,對于電池容量在25kWh以上的電動汽車來說,單臺儲能單元無法充滿電。以特斯拉Model X 2019款長續航版為例,其電池容量為100kWh,如果通過大眾移動充電技術充滿電,中途需要更換4臺移動儲能單元(不算充放電過程中的能量損耗),這無疑增加了操作成本。
最后,當前的技術不可避免的就是電池衰減,而移動儲能單元的電池使用會更加頻繁,這也意味著它會很快進入壽命衰減期,隨之而來的就是電池容量衰減,充電效率降低。
總之,大眾汽車提出的移動機器人充電概念確實能解決很多當前新能源車充電的問題,但最終能否落地應用并被消費者買單,仍然有待觀察。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
2025-04-17 08:13
2025-04-16 10:55
2025-04-16 08:50
2025-04-14 14:57
2025-04-14 14:53
2025-04-09 12:40
2025-04-08 0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