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以下簡稱:我市經信委)公示了2019年上海市產業轉型升級發展專項資金(人工智能)擬支持單位,快倉出現在名單上并順利通過公示。此前,快倉曾在今年8月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開幕之日作為上海市本土人工智能核心企業榮登《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并在閉幕式上與寶山區人民政府簽署了代表上海市產業發展方向的人工智能重大項目。
時間撥回到2017年。7月,在國務院印發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中,“到2020年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5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成為國家層面人工智能發展的第一階段量化目標;11月,我市經信委會同市科委、市發改委等部門,制訂了《關于本市推動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了到2020年基本建成國家人工智能發展高地的總目標,以及實現人工智能重點產業規模超過1000億元、培育10家左右創新標桿企業等細分目標,并要求積極培育以智能駕駛、智能機器人、智能硬件為重點的人工智能新興產業。在發布會上,“推動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形成經濟新增量”作為主要內容被重點提及。
快倉深知人工智能技術對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意義之重大,因此,在產品的研制和迭代過程中,積極運用人工智能技術提升倉儲機器人及系統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運行效率,從人機協作、數據分析、智能感知、智能決策、智能控制、定位識別、環境導航等各個領域,開展人工智能技術研究、開發、測試、規模化應用工作。快倉已在定位識別、環境導航等領域均取得發明專利,并在智能控制等領域取得一系列軟件著作權,此外,作為一家擁有70%以上研發工程師的高科技企業,快倉的工程師們在國際學術期刊上發表的人工智能相關論文,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名列前茅。
快倉非常注重技術創新的實用性,楊威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我覺得創新這件事情一定要頂天立地,首先要踏踏實實地把客戶應用場景打磨透,沒有最好的技術,只有最合適的技術,沒有最優秀的產品,只有客戶最滿意的產品。”
過去幾年,快倉基于人工智能、物聯網、機器人等前沿技術,為各行各業的用戶提供智能化、無人化的搬運、揀選、分揀方案及軟硬件產品,為用戶建設深度感知智能倉儲系統,提升其倉儲運營管理水平和效率。其中,憑借強大的系統集成能力和動態智能調度能力,快倉讓制造業的皇冠明珠——汽車行業實現了“關燈倉庫”、“智能工廠”,大幅提高了用戶的生產效率和物料管理效率,并且,通過用戶的頭部企業示范效應,快倉正帶動智能倉儲機器人及系統成為全球汽車行業的基礎設施。同樣獲得快倉賦能的還有航空、電商、快遞物流、線下零售、食品(包括冷鏈)、服裝等各類實體行業。
截至目前,快倉已成功賦能30多個行業500多家企業用戶的轉型升級,用戶遍及全球15個國家,“引進世界最高水平的AI”——《日本經濟新聞》曾這樣評價快倉為菜鳥網絡提供的物流機器人。
2025-04-03 14:36
2025-04-03 14:34
2025-04-03 09:13
2025-04-03 09:10
2025-04-03 09:09
2025-04-03 09:04
2025-04-03 09:03
2025-04-03 09:03
2025-04-03 0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