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是未來的趨勢,越來越多的工廠大力投入自動化和信息技術,包括AI、大數據、云計算、增強現實、3D打印等先進技術,以達到更高效的目標。未來智能工廠只需要少量的工人,自主機器承擔大量的工作,并能靈活、快速制造出市場所需的產品。
目前制造業中大部分依然是使用人工操作,不過隨著人口紅利的消失,工廠的用人成本會逐步上漲,同時一些低端崗位可能難以找到合適的工人。當老一輩熟練員工退休后,新人的接手可能需要花費較長時間適應,企業需要投入大量培訓才能恢復之前的效率。
此外,市場需求是多樣化的,個性化的趨勢在增長,工廠面對不斷變化的產品需求,需要擁有靈活的生產能力。所以,工廠需要搭建工業物聯網,以打通各個環節數據隔閡,確保產品從方案設計、物料采購到生產和運輸等過程都是可以控制 。
工廠向智能化升級是必然的,未來的制造業是快速生產模式,不管你的企業處于產業的上游還是中、下游,都要融入新的模式里。下游的企業需要快速將產品推向市場,那么供應商就要及時提供物料,如果錯過了時機,有可能會失去市場。
那么,傳統工廠如何轉型智能制造?現代工廠又需要引入哪些技術?對于工廠而言,成本的控制和效率提升將是未來核心競爭力,先進的技術有助于提升生產效率,但盲目進行升級改造未必是好事。從自動化的升級到智能化的實施需要經歷一些過程步驟,工廠應該根據自身的情況循序漸進。
自動化升級是首要任務
工廠進行自動化升級主要目的是提升生產的效率,機器比人手更快、更準,只設計好生產工藝流程和配置好機器的參數,機器就可以批量生產某個產品。而這些工作不再需要人力去操作,可以減少了企業人力成本的投入。
近年來,工廠機器換人步伐不斷加快,從工業機器人的銷售數量可以看得出,全年銷售達到42萬臺,幾年時間就翻一番。在汽車行業中,工業機器人的使用已經步入成熟,而電子行業成為繼汽車行業之后,下一個最大市場。
目前工業機器人主要是六軸機器人、四軸SCARA機器人和并聯機器人,后兩者更多地應用于電子制造等精細化的工作場景。此外,協作機器人作為下一代機器人,擁有易于編程、靈活、便于安裝等優點,開始受到市場的歡迎。還有,移動機器人實現了自主導航,正在逐步用于工廠物料搬動。
除了機器人之外,還有3D打印和各種專用自動化設備,工廠需要一些性價比高的先進設備,并利用這些設備獲得更高的效率。由于設備價值昂貴,租賃模式也可能成為一種趨勢,設備廠商正在利用區塊鏈技術來計算生產服務的費用。
機器物聯網與數據采集
工廠升級自動化后,如何管理這些機器,使設備資源效率最大化,這是將價值轉化的關鍵部分。過去對于設備的管理,通常是人工到現場記錄,然后再進行匯總整理。這種方式十分低效,不利于數據的分析和決策以及執行。
如今,一些設備采用信息化系統進行監控,基于工業物聯網技術的應用,把數據傳輸云端平臺進行管理。工廠利用有線和無線技術將工廠與有機器設備、工人、產品、部件、物流倉庫等元素連接起來,讓生產各個環節進行信息交互。
工業物聯網平臺利用傳感器采集不同的參數,然后才能在服務器進行數據的分析處理,所以通信技術是關鍵,目前工業應用的主要通信包括Wifi 、LPWAN、WLAN、4G、5G等,隨著5G技術的到來,物聯網系統的能力水平將會上升到全新階段。
虛實結合,向數字化轉變
數字化制造技術是在計算機端創造一套和真實世界一樣的模型,以達到模擬整個生產過程的目的,可以進行虛擬裝配等測試,從而驗證產品設計是否符合生產和應用、工藝流程是否合理,幫助工作人員及早發現問題和處理。
現實的生產線與數字化系統無縫連接,這種虛實結合的方式可以提升工廠的透明度。在智能工廠里,大量的數據通過物聯網采集到云端服務器,再利用這些數據和分析模型,就可以計算出機器的效率,預測故障的發生,以及優化生產工藝和改善設計方案等等。
未來工廠將邁向數字化,這種基于孿生技術的生產模式,使工廠的整體運行更加便于管理控制,管理者能實時掌握生產的進度并進行合理調度,銷售人員可以根據生產線的情況進行業務洽談,最終整體效率達到最大化。
總的來說,普通工廠到智能工廠的過渡是從自動化設備升級開始,然后是物聯網系統的部署,再到數據的采集與分析,以及創建數字模型等等。智能工廠會涉及到機器人、物聯網傳感、云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和增強現實等技術。所以,在工廠轉型的過程,將會催生巨大的自動化創新機遇。
2025-03-31 15:35
2025-03-31 15:33
2025-03-26 11:46
2025-03-26 11:45
2025-03-25 08:58
2025-03-24 11:41
2025-03-20 13:44
2025-03-17 12:35
2025-03-12 17:36
2025-03-12 1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