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區一:低估了有效負荷和慣性
機器人在應用中的誤區排在第一位的是低估了有效負荷和慣性需求。通常大多是由于在計算負荷時沒有包含機械臂末端所裝工具的重量造成的。其次造成這個錯誤是低估或者完全忽略了偏心負荷產生的慣性力。
慣性力有可能造成機器人軸的超負荷。機器人旋轉軸的超負荷是很常見的。不將這個問題糾正也會對機器人造成傷害。減少負荷或者減小速度參數可以對這種情況中止補償。但是,減小速度將會增加不必要的周期時間,減少一部分的周期在置辦機器人方面是排在首位的。
有效負荷非常重要,普通機器人技術參數給出的一些信息,都有細致的說明,額定負載是在額定速度的情況才是有效的,達到最大負載的一個重要條件就是要降低機器人運轉速度,另外過大負載也有可能破壞機器人的精度。
誤區二:試圖讓機器人做過多事情
機器人功能和靈活性使得設計者要它承擔過多的工作,致使于機器人單元太過于復雜。
另外一種情況就是機器人和工作單元的運用超出了原始設計的功能要求。特別是在推進計劃之前沒有做新的仿真,那么規律的循環周期就有可能達不到。因此要保證機器人的循環周期在規律的時間以內,那么超出機器熱功能范圍的事情就得非常留意。
在運用機器人之前,一定要經過模擬仿真,按照設計要求,肯定機器人應用的行程負載,還有周期時間,假定增加機器人新的應用,先中止一定的考證后再進入。
誤區三:低估了電纜的管理問題
電纜管理經常超負荷。優化機械臂末端所裝工具的電纜或外圍設備對于機器人設備的運動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缺少對潛在問題的估量將導致機器人為避免電纜糾纏和受壓而產生不必要的動作。并且,假如不運用動態電纜或者減少電纜的壓力可能會招致電線的損壞和停機。
目前運用的機器人末端執行器,大多是氣體驅動或電器驅動的,會有相應的氣管或電纜銜接。大部分的工業機器人的氣路和電器回路是走外面的,所以機器人運動控制時要相當的留意;也有一部分工業機器人的氣路和電氣回路是內置的,這就非常的便捷,只需思考手臂與末端執行器相對運動時線纜的管理就可以了。
誤區四:在選擇機器人系統之前應思考的問題
機器人的工作行程是要思考的問題之一。行程確定時,不能只按照機器人技術參數的行程來確定能否可以達到應用的要求,應該要理論思考末端執行器安裝后,機器人的運動軌跡能否達到行程所需。
不同的環境,會有定制的工業機器人,比如噴涂行業需要的是有防爆功能的工業機器人,這與標準的機器人就有所不同,還有潔凈室的運用等等。還有機器人的可靠性與其缺陷率,消耗的電力等等都是在選用時必須思考的問題。
誤區五:對精確性和可重復性的誤解
一臺精確的機器是可以重復的,但一個可重復性的機器不一定具有精確性??芍貜托允侵笝C器人依照規則的工作途徑,在既定的位置之間精確往復運動。
精確性是依照工作途徑精確地移動到一個經過計算的點來表現的。搬運動作中機器人經過計算移動到既定點的位置,運用的是機器人的精確性能。精確性與機械耐受度以及機器人手臂的精確度有直接的關系。
精確性與機械手臂的機械精度有著極大的關系,精度越高,才能保證有精確的高速度,機器人減速器是保證機器人精度的一個重要的關鍵結構。
誤區六:選擇機器人只依賴于控制系統的優劣
大多數機器人制造商考慮更多的是機器人的控制器而不是機械性能。但是假定一旦配置了機器人,正常運轉時間就主要依賴于機械的耐用性。產品喪失消費功能很可能不是由于控制器和電子設備差構成的,而是由于機械性能不好構成的。
機械部分是首先保證工業機器人性能的關鍵,精度、速度和耐用度都與機械部分有著極大的關系。機器人的機構組成比較簡單,普通就是馬達與減速器。
誤區七:沒有正確的機器人知識
機器人的制造商和系統集成商設計一個機器人單元通常都只是為一種應用,但是假定用戶沒有正確的機器人方面的知識,就有可能會面臨失敗。任何消費設備的運用時間是和用戶如何運用、維護設備緊密關聯的。機器人正常工作的重要條件是充分了解機器人在工作范圍內最佳運用。
工業機器人是很特殊的設備,其操作復雜程度絲毫不亞于一臺數控機床。同樣的,運用機器人必須熟記基本的工業機器人安全操作知識,否則對設備對人都是非常不安全的。運用機器人的操作員,一定要由系統的安全操作培訓后,才允許理論操作。
誤區八:忽視了機器人應用的相關設備
示教器、通訊電纜以及一些特殊的軟件通常都是必需的,但是在最初的訂購中很容易被遺忘。正確地選擇機器人產品,首先要思考自己綜合需求以及滿足設備選擇。
在項目的開端階段,必須明白項目所需配置的相關設備、軟件等一系列內容。采購過程中,要按照項目的應用來訂購相關產品。
誤區九:過高或過低估量機器人控制系統
過低地估量機器人控制系統將會產生系統重復投資和不必要的浪費。在安全電路上采用雙重備份是很普遍的。而過高的估量控制系統將會產生額外設備本錢、返工以及誤工費用等,嘗試控制太多的I/O端口和增加伺服系統是一個常見的誤區。
安全控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在思索安全的同時,也要優化應用的安全邏輯信號,程序中的重復是不必要的。
誤區十:根本就沒有考慮到運用機器人技術
遭到投資范圍的限制,缺乏對機器人技術的了解,過去在采用機器人方面有失敗的嘗試,這些是很多人遠離機器人技術的理由。但是為了增加消費率和在市場的最終競爭中獲勝,一定是擺脫這種想法。在很多情況下它能加大整體消費效率,簡單的操作、可重復運用、靈活性、可靠性、精密度、控制功能,這些都是采用機器人技術的原因。
應用機器人是一個長遠的投資,便于管理的同時也可以保證產品的質量,加大消費率,并且完善的自動化應用工廠,也會給客戶一個穩定的支柱。
所以隨著機器人第七軸的出現,與機器人成功配合的應用,使機器人更為柔性化,利用空間更大化,所以機器人代替人工是遲早的事。
2025-04-19 09:52
2025-04-19 09:51
2025-04-19 09:50
2025-04-19 09:50
2025-04-19 09:49
2025-04-19 09:47
2025-04-19 09:47
2025-04-19 09:46
2025-04-19 09:44
2025-04-19 0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