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AGV在智能倉儲上已經得到了廣泛應用,我們也經常看到各大物流公司在媒體上秀出自家的AGV實操場景。但是,各位想不想知道,這些全天24小時工作的機器人是如何自行導路的?
目前,AGV的導航操作分為兩個模式,車外預定路徑方式和非預定路徑導航方式。
車外預定路徑方式是指在行駛的路徑上設置導航用的信息媒介物,AGV通過檢測出它的信息而得到導向的導航方式,如視覺二維碼、磁帶導航、電磁導航等;
非預定路徑導航方式是指在AGV上儲存著布局上的尺寸坐標,通過識別車體當前方位來自主地決定行駛路徑的導航方式,如SLAM方式(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
早期的AGV多是用磁帶或電磁導航,這兩種方案原理簡單、技術成熟,成本低,但是改變或擴展路徑及后期的維護比較麻煩,并且AGV只能按固定路線行走,無法實現智能避讓,或通過控制系統實時更改任務。
而隨著技術的推進,二維碼成為了AGV的主流導航方式,比如德邦、京東物流、蘇寧物流等快遞分揀都采用的二維碼導航。
二維碼的優點在于使用相對靈活,鋪設或改變路徑也比較容易,但路徑需要定期維護,如果場地復雜則要頻繁的更換二維碼,另外對陀螺儀的精度及使用壽命要求嚴格。
相比于二維碼模式的固定,SLAM模式就顯的自由很多,可以看到,SLAM方式無需其他定位設施,形式路徑靈活多變,能夠適應多種現場環境。
SLAM的靈活也體現在對障礙物的處理上,舉例而言,當障礙出現在行進中的AGV面前,二維碼導航的機器人會停下或向45°方向的二維碼行駛,在確定繞過障礙后,再向斜下方90°的二維碼方向行駛,最終形成一個三角的行進路線,而SLAM導航會直接繞過障礙。
但目前SLAM也有一些弊端,比如機器上的激光儀器價格昂貴等等,相信以后隨著算法的成熟和硬件成本的壓縮,SLAM無疑會成為未來AGV主流的導航方式。
本期的一聞視頻,就帶大家看看科納普的AGV機器人在SLAM導航模式下的工作狀態:
2025-04-21 12:14
2025-04-21 12:11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
2025-04-17 08:13
2025-04-16 10:55
2025-04-16 08:50
2025-04-14 14:57
2025-04-14 1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