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由中國快遞協會主辦的2019雙11快遞啟動會在杭州舉行。來自國家郵政局,以及中國郵政、中通、韻達、申通、圓通、百世、順豐、蘇寧天天、宅急送、優速、德邦等11家中國主流快遞公司的代表悉數到場。
申通、圓通、中通、百世、韻達這5家互為競爭對手的快遞公司,卻多次因為一個共同的“董事長工程”坐到一起,就同一個議題開會。
“四通一達,5家快遞公司加起來占了中國快遞市場70%的包裹量。能讓幾家快遞公司坐到一起的,綠色物流是首當其沖的話題。”菜鳥綠色行動負責人牛智敬透露,不僅是坐在一起商討如何推進快遞業的綠色轉型,四通一達與菜鳥還建立了菜鳥聯盟綠色公益委員會,聯合啟動了“回箱計劃”,由5家快遞公司的董事長拍板,共同招標,總部出錢,在全國快遞網點鋪設5萬個綠色回收箱。目前,3萬多個回收箱已鋪設完畢,對快遞包裝進行分類回收、二次利用。
綠色物流,如何成為5家快遞公司共同的“董事長工程”?
被天量包裹逼出來的轉型嘗試
綠色行動始于2016年。當年,中國快遞包裹數量首次突破300億件,公眾開始關注快遞包裝垃圾的問題。在隨后的多次行業會議上,時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與通達快遞的董事長們,不約而同提到了快遞的綠色轉型。
2016年,菜鳥和中國主要快遞公司共同發起綠色行動,推動行業綠色升級,迄今為止全國最大的物流聯合行業環保行動就此啟動。
牛智敬回憶,“一開始想的是,既然包裝袋、包裝箱是垃圾的主要來源,我們就從源頭入手,在行業協會和環保企業的推薦下,探索推廣可降解的包裝袋,不需要膠帶封裝的包裝箱。”
但在實際推廣中,成本高和社會條件不成熟,讓這些探索面臨難題。由于環保袋成本是普通包裝的2-3倍,商家采購意愿很低。當時的垃圾分類技術也不成熟,可降解包裝袋在堆肥過程中才能發揮更大效應,但堆肥方式在社會垃圾處理中還沒得到推廣。
比普通紙箱貴一倍的無膠帶紙箱也遇到了尷尬:很多打包人員在裝箱時,因為擔心破裂,依然會在外面纏上膠帶,白白浪費了設計。盡管進行了各種培訓和推廣,受制于成本和操作,環保包裝的推廣還只是局限在小范圍。
幾乎是同時進行的另一種嘗試反而取得了飛速進展——2014年,菜鳥在行業內推動使用電子面單,代替了原先的手寫面單。
電子面單本身比原先的手寫面單更綠色,因為從五聯單變成了一聯單,節省了大量紙張。2018年,全國500億個快遞包裹中,300多億個使用了菜鳥電子面單。5年來,菜鳥電子面單已經累計服務800億個包裹,節約紙張3200億張,幫助全行業節約成本160億元。
更重要的是,電子面單系統成為驅動快遞物流行業數字化升級的信息來源,推動了智慧物流的發展,優化鏈路,節約成本,物流提速,也讓無人快遞、掃碼取件、刷臉取件等新科技得以實現。
當前,菜鳥電子面單、裝箱算法、智能路徑規劃等技術,已經成為綠色物流基礎設施。在倉儲環節,創新推出數智化物流園——“未來園區”,大大提高作業效率、降低能耗。在打包環節,通過大數據和AI算法,幫助快遞包裹“瘦身”,改變“大材小用”、過度包裝的現象。面向全行業開放的菜鳥裝箱算法,可以平均減少15%的包材,過去一年僅在菜鳥的倉庫就瘦身了2.9億個快遞包裹。
在菜鳥引領下,各家快遞公司也積極推進自己的綠色行動,比如圓通新能源車、申通環保集包袋、中通高運力甩掛車、百世環保快遞袋等。《2019中國快遞綠色發展現狀及趨勢報告》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上半年,電子運單使用率已達96%,二次包裝占比逐漸降低;可循環中轉袋推廣應用深入推進,已達到45%;新能源車輛超過2萬輛。
以申通集包袋項目為例,目前已投入500多萬個,覆蓋率超過90%,累計循環使用超過1億次,相當于節省了1億個一次性塑料編織袋。推廣集包袋也成為國家郵政局“9571工程”的標志性項目。
為了綠色,快遞行業前所未有地聯合行動
當綠色行動在進步與瓶頸的交替中前行時,我國快遞業正式進入了500億時代——9月17日,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在北京出席發布會時指出,2018年我國快遞業務量達到507億件,包裹快遞量超過美、日、歐等發達經濟體總和。
一年500億個包裹,帶來的快遞垃圾將是驚人的數量,而快遞行業對資源的消耗也更加龐大。2018年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 5家占中國快遞市場份額最高的快遞公司董事長罕見同臺亮相,對話“物流的下一個賽道”。當主持人問在座各位“最想在一起做的兩件事”時,綠色成為呼聲最高的選項。
2019年初,菜鳥、中通、圓通、申通、韻達、百世在菜鳥聯盟內部成立了專門的綠色公益委員會。5家在快遞市場為了1個快遞包裹、幾毛錢利潤廝殺的快遞公司,竟然一致同意加入,派出了總裁或者分管副總裁加入委員會,并定期向各家公司董事長匯報綠色物流工作。
申通快遞采購管理總監姜鋒作為委員,陪同副總裁定期參會。“以前各個快遞公司出于降成本、承擔社會責任,都在推行各自的綠色計劃,但有了綠色公益委員會之后,效率更高。”姜鋒解釋說,“目前四通一達還沒有專門的社會責任部門,所以成立菜鳥聯盟綠色公益委員會后,各家推薦的委員人選背景都不同,比如我是申通的采購負責人,也負責推廣環保集包袋,中通是市場負責人,百世是客服負責人,圓通是網絡負責人、韻達是公關負責人,但每個人都是董事長在委員會里面的代表,會對綠色行動進行內部匯報。”
這是快遞行業前所未有的高規格聯合會議。
2019年初,委員會召開了第一次共創會議,在一陣頭腦風暴下,碰出了在網點共同啟動“回箱計劃”,回收原本被丟棄的快遞箱,二次使用。
“回箱計劃”其實是菜鳥2017年率先發起并在菜鳥驛站推動的項目,2018年雙11期間,菜鳥“回箱計劃”線下回收紙箱超過1300萬個。
“大家都覺得這個項目短平快,消費者好理解、接受度也高,鋪開難度不大,又真的能解決快遞包裝浪費的實際問題。”姜鋒記得,大家對實施計劃沒有異議,在細節部分反而討論了很久,“比如一開始有人提議使用木頭或者鐵質的回收箱,結實耐用,但考慮到成本和運輸問題,最后大家決定采用龍骨架加無紡布的形式,便宜好用。”
雖然是5家快遞公司各自鋪設,但這是一個行業集體的行動,因此,5家快遞公司再次做出一個前所未有的決定——聯合招標采購。
“如果每家用不同的生產企業,出來的回收箱一定會有差別,就沒有一個整體形象了。而且大家一起招標,采購量大,成本也能壓得低一些。”姜鋒提到,“5家快遞公司加菜鳥,各自推薦了2家供應商進入招投標,最終一起確定了1家供應商。”
聽起來很簡單,但是5家快遞公司都是上市公司,兩家在美國、三家在國內上市,財務、法務都有各自嚴格的流程,要聯合一起招標,溝通協調的難度外人無法想象。姜鋒透露,第一次招標完成后,就發現程序有漏洞,只好作廢,推倒重來,前后歷時一個多月,才完成了采購。
2019年5月28日,菜鳥總裁萬霖和申通、韻達、圓通、中通、百世五家快遞公司董事長,在2019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攜手發起“綠色快遞日”,并宣布將在全國鋪設5萬個綠色回收箱。這也意味著,“回箱計劃”從菜鳥驛站向全國的快遞網點推廣。新版綠色回收箱還增加了紙塑分離功能,讓快遞包裹內的塑料填充物也能被回收再利用。
七八月,回收箱在全國陸續落地,菜鳥和快遞公司接連開了3場發布會。百世集團董事長兼CEO周韶寧出席了菜鳥聯盟“回箱計劃”浙江發布會,認為我國快遞業正在綠色發展的“快車道”上穩步前行。
每年可循環再利用上億個快遞紙箱
現在,申通快遞杭州小和山新苑營業點站長唐志兵每天多了一項新任務——過一小會,他就要到那個綠色回收箱邊整理一下。
因為離浙江外國語學院較近,站點日均包裹量大,約500至600件。“以前快遞箱都被帶走扔掉了。” 唐志兵說,“自從有了回收箱,周邊社區的居民和學校學生漸漸養成了現場拆包裹、留下紙箱的習慣,還有阿姨把家里積攢的箱子專門送來回收點。”
記者看到,他站里的回收箱大約半人高,寫著醒目的“快遞包裝綠色回收”字樣,上面還有“申通”的標志。在百世的鄰里、中通的快遞超市、圓通的媽媽驛站、韻達的快遞網點里,也有幾乎一模一樣的回收箱,唯一的區別只是各家的公司標志不一樣。
申通快遞杭州小和山新苑營業點里的快遞回收箱,消費者來取快遞時,可以拆去包裝,盒子和泡沫等填充物直接扔進回收箱子。寄快遞時,也可以從回收箱里選取合適的快遞盒,免費使用,網點還可以省下買包材的錢。
“消費者來取快遞時,我們會提供拆箱工具,他們可以拆去包裝,盒子和泡沫等填充物直接扔進回收箱子。” 唐志兵說,“寄快遞時,也可以從回收箱里選取合適的快遞盒,免費使用,網點還可以省下買包材的錢。”
既環保又省錢的“回箱計劃”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據牛智敬介紹,在一些高校站點,50%的包裝箱可以被回收利用,一些社區站點也能達到20%左右。
“招標時,每個回收箱成本110元左右,我們的網點都是加盟商,最終,5家董事長拍板決定,由總部出錢統一采購。”姜鋒介紹,5家首批一共采購了5萬個,其中申通是8000個,算下來就是8
0多萬元,“這個成本對于利潤薄如紙的快遞企業來說,不算小投入。但是,為了快遞行業的綠色發展,各家都愿意盡己之力,多做一些事情。”
“回箱計劃”還在繼續推進中。2019年6月,第二次共創會上,有人建議把“綠色回收”加入物流詳情中,顯示“已回收”,就像現在顯示“已簽收”一樣,讓消費者可以看到自己的參與。此前,菜鳥驛站的“回箱計劃”也支持在捐獻紙箱后掃碼獲得螞蟻森林綠色能量。
不過,牛智敬走訪過很多站點,發現很多消費者即便沒有掃碼也愿意參與,“消費者的環保意識普遍提高,很愿意參與快遞包裝回收,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給消費者提供便捷的渠道。”
綠色回收箱,成為菜鳥聯盟綠色行動的一個縮影。牛智敬認為,“回箱計劃”僅僅是開始,整個行業必須為未來每天10億快遞的綠色做好準備。“中國快遞企業不僅將引領世界快遞潮流,對社會對商業作出巨大貢獻,也將引領綠色潮流,這是未來的競爭力。”
現在,僅唐志兵所在的站點,一天就可以回收100多個紙箱,免費提供給寄件的消費者使用。這些還很結實的包裝盒原本只能跟垃圾一起,進入垃圾處理的大循環。現在它們可以重裝上陣,再次把貨物安全送達目的地。而根據預估,“回箱計劃”每年預計可以循環再利用上億個快遞紙箱,減少的碳排放相當于種下了74萬棵梭梭樹。
2025-04-16 10:55
2025-04-16 08:50
2025-04-14 14:57
2025-04-14 14:53
2025-04-09 12:40
2025-04-08 08:51
2025-04-07 12:08
2025-04-07 12:07
2025-04-07 12:06
2025-04-07 0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