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可以分為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以及特種機器人三類,其中工業機器人包含傳統的串聯、并聯以及新興的AGV和協作機器人等,服務機器人包括企業商用服務、公共服務、生活消費服務以及醫療服務機器人,而特種機器人包括軍事應用、極限作業、應急救援機器人等。
從1954年第一臺可編程的工業機器人在美國誕生開始,機器人產業大致經歷了4個發展階段。經過60多年的發展,機器人已 經被廣泛應用在裝備制造、新材料、生物醫藥、智慧新能源等高新產業。
根據IFR數據,2018 年全球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298.2億美元。其中,工業機器人168.2億美元,占比56%;服務機器人92.5億美元占比31%,特種機器人37.5億美元,占比13%。
工業機器人領域市場競爭激烈
根據IFR數據,2018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增長率僅為1%,全球市場進入下一個穩定階段,2018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領域低增速主要原因是以中國為代表的亞太市場下游汽車、電子行業的不景氣。
2001年-2009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亞太和歐美各占據50%,總量穩定在10萬臺左右;2010年后,由于中國汽車、電子行業的飛速發展,工業機器人投資加快,亞太地區比重提升到70%。
全球工業機器人市銷量占比前五的有中國、日本、韓國、美國和德國,2017年Top5占全球市場73%,中國市場最大,占全球36%,中國市場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
從銷售額角度來看,2018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達到168.2億美元,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達到62.3億美元,占全球市場38.9%。全球及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近5年復合增長率分別為12.1%和26.7%。
但目前中國市場正在進行激烈的市場競爭,在2019年工博會參展的工業機器人廠商中,除了傳統的海外廠商,如ABB、安川、KEBA、AIRTAG等,也出現了大量國產工業機器人廠商的身影,如哈工大機器人集團HRG、新松、節卡、Geek++等本體公司,以及綠的諧波、同川精密、大族諧波傳動等關鍵零部件廠商。
在全球工業機器人下游產業萎靡的市場環境下,中國工業機器人廠商將面臨更激烈的競爭,2018年國產工業機器人產量竟走出了持續多年的“高增長”并迅速轉為負增長。而這一趨勢甚至延續至2019年第一季度。
全球大環境下行,工業機器人行業增速放緩
2018年工業機器人產量跌落,與當前宏觀經濟逐年縮水,制造業企業對機器人需求下降有直接關系。
根據財新統計,亞洲多國制造業PMI跌穿50榮枯線,中國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全球宏觀經濟下行的影響,2018年12月中國制造業PMI降至49.7,為2017年5月以來首次跌破榮枯線。
全球工業機器人市銷量占比前五的有中國、日本、韓國、美國和德國,2017年Top5占全球市場73%,中國市場最大,占全球36%,中國市場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只不過目前工業機器人大環境下行,中國整體工業機器人市場不景氣,不過值得大家關注的是AGV領域內,無論是市場還是企業,都紛紛看好。
AGV領域大突破?
目前AGV的應用場景以電商倉庫和制造業工廠為主,主要實現物體識別、點到點運輸等功能。根據AGV產業聯盟數據,2018年國內AGV市場規模43億元,近5年復合增長率為64.8%,增速遠高于國內工業機器人平均增長率26.7%。
隨著國內電商的快速發展,國家供給改革和“一帶一路”戰略推動,整個國內物流時代宏觀大環境一直在不斷加速智能倉儲的崛起,通過智能化、無人化AGV系統實現貨物入庫、存箱、運輸、分揀的操作,可以大幅提升效率,因此菜鳥、京東物流都在大力發展該領域。
但在制造業領域,AGV的推進仍然受到限制,其一原因是制造業適用AGV的場景較少,非標準化生產環境也加大了AGV適用難度;同時制造業普遍利潤較低,集中大量采購對工廠壓力較大,短期效應較低。
在與現場部分廠商的溝通中了解到,目前國內AGV在國際市場上性價比很高,已有很多廠商計劃出海進軍歐美。
國內主要倉儲物流機器人公司情況(排名不分先后)
越來越多的電商、物流領軍企業開始嘗試物流自動化升級的探索和嘗試,創新型企業不斷涌現,2019年物流機器人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的狀態。當前物流業正進入轉型期,在國家宏觀層面給予物流信息化、智能化發展支持和引導,在企業自身研發突破,實現技術自主化,在市場供需日益龐大的情況下,我國物流機器人企業是否能抓住這波機遇,逐漸從初級階段走向成熟壯大,以物流機器人為突破點,開創出屬于自己的一片藍海?
2025-04-17 08:16
2025-04-17 08:13
2025-04-16 10:55
2025-04-16 08:50
2025-04-14 14:57
2025-04-14 14:53
2025-04-09 12:40
2025-04-08 08:51
2025-04-07 12:08
2025-04-07 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