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陳秋“以前中國的機器人大多以工業機器人為主,在15年開始,才慢慢往服務行業滲透,再慢慢的往特殊行業滲透,像離子或液晶面板在當時無論是用于軍用也好、工業級也好,都在慢慢往民用、往社會廣泛應用上發展。” 中國電子學會副秘書長、世界機器人大會組委會執行總監梁靚在經濟觀察網記者采訪時表示。
世界機器人大會已經歷了四年的沉淀,且今年的世界機器人大會籌備工作已全面展開。梁靚和記者,從機器人看行業,可以探知每年的行業風向在何處。而中國的機器人企業的變化還是很大的, “在2015年,很多企業拿到了投資開始慢慢擴大,尤其到了2016年至2017年是行業的一個崛起階段,但是到了2018年至今年,行業熱度開始消退、投資放緩,包括從去年開始有些企業還在做在市場、應用推廣,但是已經不叫機器人企業了。當然,也有一些新興企業起來,比如今年爆炸、救災等特種類機器人。
工業、服務、特種三大行業的機器人,都存發生了不同的變化。中國工業機器人的產業規模在不斷擴大,發展速度也較快,只不過是參與其中的企業變多,就單一的企業分的市場份額變小。梁靚稱,“以前工業機器人更多的是AGV平臺或者大型的制造,如汽車的制造。而近兩年的崛起都是3C類的制造,更多的是協作機器人,它可以更靈巧,不需要舉起太重的物品,但是需要更安全,需要人機互動。”
而服務行業機器人,原先更多的在娛樂、玩具方面。梁靚表示,前幾年,能夠語音交互類的機器人火熱,但經過幾年的市場變化,大眾普遍認為這項技術已經帶動不了消費了。服務行業開始轉向更加專業更加垂直的領域。在今年的大會上,可以看到逐漸深入到了行業應用,從醫療的手術、到健康的養老等,這也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另外,其在商用領域也在不斷的探索,如機場、超市等。
目前,機器人行業仍在發展階段,而機器人也并不能完全替代人類,而是協助人類工作,梁靚表示,隨著技術的不斷革新,技術將會帶動應用,如人體跟蹤技術、人臉識別技術等會促進更多的商用行業應用。而從工業機器人來看,會考慮到人的成本和人的成本有一個平衡點,現在每個行業都在逐漸找到平衡點。機器人會從高附加值的行業轉向低附加值的行業,當機器人在鋪展的程度增多,價格一定是下降的。
在梁靚看來,機器人的行業的發展,除了需要市場環境更加優化,以及技術、市場推廣人才的積累外,怎樣促進機器人產品的技術,將機器人產業定位在高端化尤為重要。“機器人是一個高端產業,要避免‘低端化’,現在很多機器人企業,實際上他的產品在外界看來很低端。”
據悉,距離本屆“2019世界機器人大會”還有100天,以“智能新生態,開放新時代”為主題。本屆大會論壇以開放包容,共享互惠的國際視野,集學術交流、行業應用、產業發展等于一體,以“全球機器人產業命運共同體”的視角,聚焦機器人發展最新技術,探討共建世界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的新生態。而博覽會作為歷屆大會同期舉辦的公眾參與度最高的重要活動之一,該會展區將由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智能物流機器人等部分組成。此外,本屆大賽設有共融機器人類、BCI腦控類、青少年機器人設計類、機器人工業設計類等賽事。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
2025-04-17 08:13
2025-04-16 10:55
2025-04-16 08:50
2025-04-14 14:57
2025-04-14 14:53
2025-04-09 12:40
2025-04-08 0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