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擋住了,請您讓一讓”……在25日-28日舉辦的2019博鰲·健康界峰會上,一臺外表萌萌噠、會“自言自語”、能自己轉彎的白色機器人引來了眾多與會者的駐足。
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該機器人名叫“諾亞醫院物流機器人”,由上海木木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原上海木爺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下稱“木木機器人”)研發制造,主要運用場景在醫院,負責執行醫院各個科室間內部物料的運輸配送任務。
諾亞醫院物流機器人銷售總監葉義垚告訴時代財經,諾亞機器人基本能夠滿足醫院所有醫療物資的運送需求,醫院可根據自己需求提出要求,例如從一樓到七樓要運送什么東西、時效性要求如何,公司根據上述要求給機器人規劃路徑,之后就是具體實施操作。
以輸液包配送為例,“諾亞”的工作程序一般為:首先,負責配藥的護工將藥物放入諾亞身上的存儲箱,并鎖好密碼鎖,并在屏幕上刷工作卡記錄身份;完成后,“諾亞”會發出“裝載完畢,出發了”的語音信號,隨即按照預設路線出發;抵達目的地后,護士通過輸入密碼/刷工作卡確認身份,即可取出藥品。
據了解,醫院往往運輸任務繁重,例如,1200張床位每天需要運送的物品包括1200件病服、2400份配餐、725公斤醫療垃圾、2200件耗材等,而國內醫院多年傳統的物資運送模式主要依靠“護工/護士+手推車+電梯“的物流運送方式,人力成本高,且部分醫院、科室具有高傳染性、輻射性等醫療屬性,使得護工/護士面臨較大的健康風險。
“諾亞機器人能夠極好地代替人工,一個人通常一次最多配送30公斤物料,但‘諾亞’最高承重量可達到300公斤,相當于10個人干活;另一方面,隨著人力成本和醫院后勤管理要求的提升,傳統方式將越來越難滿足需求,未來醫院的趨勢也會跟工廠一樣,機器慢慢取代人。”葉義垚說道。
一位護士則在現場仔細察看完諾亞機器人的全部構造后,向同行的伙伴感慨起它的實用,“這個機器人看上去確實比較實用,存儲箱是完全密閉的,這就意味著藥品一旦裝入里邊,在運輸過程中無法被隨意更換、增減,同時也不易對運輸人員造成感染。”
另外,相比于在物流行業常見的移動機器人、搬運機器人,葉義垚表示,實際上醫院的場景要相對復雜,對運輸的要求會比較高,而物流車間里的運輸機動性較弱,主要是點對點的運送需求,“就好比那是有軌電車,而這是自由穿行的小車”。
事實上,醫院物流機器人是無人駕駛技術在醫療行業里的應用。業內人士認為,醫院內的環境有著特殊的難點,若想在醫院物流方面有好的表現,只憑無人駕駛技術也是不夠的,還要考慮“貨物兼容性,物資安全,安全與效率,院內垂直通道,院內物聯網,物資閉環管理,數據記錄與分析,監控與報警,運量與續航比率,醫療信息系統對接”等方面。
據其介紹,截至目前,諾亞機器人已經入駐全國30余家醫院,包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深圳寶安區婦幼保健院等,銷售與服務網絡覆蓋湖北、廣東、四川、上海、江蘇等多個省市。
兩年前,首批8臺諾亞機器人在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上崗”,涵蓋3個配送場景——手術中心的手術器械包、靜配中心的輸液包和檢驗科的標本。根據廣州市婦女兒童中心展示的一份資料,僅手術中心工作的2臺機器人,一年的時間就可以替代人工跑動1944公里,這個距離超過了廣州到北京的距離。
不過,看上去“樣樣精通”的諾亞機器人售價并不便宜,“根據路徑、需求設置的不同,機器人的價格也不同,總體而言,均價約為100萬元人民幣左右,醫院大概五六年能回收成本”。另外,諾亞機器人雖然可以替代人,但是在維護和管理上依舊需要投入人力。
然而,售價的高昂和維護管理上的投入并未阻擋醫院購買的熱情。在2019博鰲·健康界峰會展示區,時代財經注意到,在26日下午4時左右,有5家醫院表示出了對諾亞機器人的購買興趣,包括微醫集團、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等。
據時代財經統計,目前醫院物流機器人是醫院中相對實用性較為突出的智能應用,因此,也獲得資本市場的強烈關注。除了諾亞機器人,愛森(Aethon)TUG機器人、鈦米機器人也是比較知名的醫院物流機器人品牌。
其中,研發生產鈦米機器人的上海鈦米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在去年下半年已完成由金浦投資領投,鼎暉投資跟投的2億人民幣B輪融資,是目前為止醫療服務機器人市場中最大單筆融資。這家公司曾于2016年9月曾獲得國科嘉和、上海創徒聯合投資的1000萬元天使輪融資;2017年5月又獲得4000萬人民幣A輪融資,由IDG領投,國科嘉和、科沃斯和創徒基金跟投。
作為醫療機器人的細分領域,醫院物流機器人亦將跟隨醫療機器人整個板塊的發展。來自BCG波士頓咨詢的數據顯示,預計未來5年醫療機器人年復合增長率能穩定在15.4%;至2020年,全球醫療機器人規模有望達到114 億美元。另據統計,2018年上半年,中國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增長至16.4億美元。其中,醫療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達5.2億美元,占比31.7%,僅次于家用服務機器人。
但是,醫療機器人的研發生產公司因為研發投入大,也面臨著融資困難的問題。木木機器人的一位離職高管就透露,木木機器人從2017年起因為資金精力等問題,已收縮研發產品線,著力研發諾亞機器人。
2025-04-16 10:55
2025-04-16 08:50
2025-04-14 14:57
2025-04-14 14:53
2025-04-09 12:40
2025-04-08 08:51
2025-04-07 12:08
2025-04-07 12:07
2025-04-07 12:06
2025-04-07 0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