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工人正在操作機器人給裸線噴涂絕緣材料
4月25日,上游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從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獲悉,目前公司研制、引進、推廣多項智能化設備,保障市民用電安全。
4月25日上午10點許,永川區雙石鎮袁家屋基水庫上的電線,懸掛著一個方形的機器,正順著電線緩緩移動。這是國網重慶永川供電公司電力工人正操作智能機器人對水庫上方的裸線進行絕緣噴涂工作。據悉,智能機器人內裝絕緣材料,為裸露導線披上了黑色的 " 絕緣防護外衣 “,因為無需更換導線,極大程度上降低了配網絕緣改造難度。機器人約30分鐘可完成100米作業,1個小時左右可完全凝固,絕緣材料涂覆后在性能等各方面都與絕緣導線無差別。
國網重慶永川供電公司雙石供電營業所所長李健介紹,以往線路絕緣化改造都是以換線為主,在一些跨越山溝、湖泊等不具備施工條件的區域,更換絕緣導線難度較大,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停電時間長、安全風險大、改造成本高等問題。以今天的作業為例,以往要完成類似的換線工作差不多要10個人花半天的時間,現在1個多小時就能完成。“這個機器人就相當于可以延展的手臂,我們只需要在后臺操作,更節約時間、人力。”
在大足區,不少村鎮居民發現,一些池塘水庫設置了帶有太陽能電池板的智能播放器“機器貓”,期間傳來溫馨提示:釣魚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請珍愛生命,不要在高壓線下釣魚,謝謝!
目前,國網重慶電力針對農村電網,特別是跨魚塘線路無絕緣層保護等用電安全薄弱環節,積極開展電力導線絕緣噴涂工作和宣傳工作。
▲大足區智鳳街道某魚塘旁邊安裝的“機器貓”
在永川區大安鎮,電力工人來到村民家里宣傳安裝第三級漏電保護器。電力工人介紹,漏電保護器是指在帶電導線發生對地故障后所產生的剩余電流超過規定值時,能夠自動切斷電源的裝置,是防止人身觸電、防止電氣線路或設備發生故障引起火災等事故的有效措施之一。“漏電保護器由用戶購買,可通知我們提供指導安裝。”該負責人介紹,國網重慶永川供電公司2016年在大安鎮已建成了全市首個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器全覆蓋臺區,3年來,該公司持續推進農村電網其他地區三級保護設施建設,先后在大安、青峰、朱沱,榮昌雙河、仁義鎮等對399個低壓臺區開展三級漏保的安裝工作,目前投運率已達到92.7%。據悉,國網重慶電力努力以服務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切實提升社會安全用電水平,積極推廣安裝第三級漏電保護器,目前累計安裝第三級漏電保護器31萬余臺。
2025-04-09 12:40
2025-04-08 08:51
2025-04-07 12:08
2025-04-07 12:07
2025-04-07 12:06
2025-04-07 09:52
2025-04-07 09:49
2025-04-07 09:43
2025-04-03 09:11
2025-04-03 0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