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由亞太物流權威媒體《物流技術與應用》雜志主辦的“2019全國新零售與新物流發展論壇暨第九屆快速消費品供應鏈與物流高峰會”在無錫山水麗景酒店盛大開幕。大會以“淬煉中成長”為主題,共吸引了來自零售、電商、快消品、第三方物流、冷鏈等企業,以及物流規劃、系統集成及技術設備供應商和物流信息化技術供應商的300多名專業聽眾到場。
會上,心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級產品及規劃總監陳猛剛先生以《實戰倉儲貨到人》為題進行了精彩演講。
一、心怡科技的“貨到人”場景
“貨到人”,其實一個關鍵字就是“到”,跟以前是不一樣,以前是人到貨,人要移動;現在是貨到人,貨移動到人面前。圍繞“貨到人”,我們做了很多場景,也做了很多方案。這里有一些是大家都見過的,比較傳統的方案,有一些是近期比較新的方案。
1、第一個場景(輸送線——訂單箱到人)
這是我們心怡科技在廣州增城的一個倉。是我們比較早期的貨到人,采用的方案是輸送線把成品箱推送到人面前,亮燈揀選。這里面解決的只是A類商品,前面還有一大部分C類和B類商品還是通過人工揀選的作業方式。
其中,紙箱是我們最后要打包給客戶的包裹,要通過系統的提前知道每個訂單使用什么紙箱,把對應的紙箱推送到對應的工位,需要很多邏輯判斷;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要解決流量均衡,要保證某一個工作上特別繁忙,也不至于說某個工作上特別不繁忙,怎么保證均衡,也是要做流量調度的均衡算法。
2、第二個場景(立體庫——托盤到人)
立體倉庫的托盤到人,這也是一個很常見的場景。
存儲的預期都是以托或者以料箱的維度去存的。要解決的最關鍵技術難題,就是存貨的算法,怎么保證存的進去,又出的來。這也是有很多調度的邏輯。
就心怡科技的優勢來講,我們的整個系統不僅僅是采購一套硬件設備,然后使用硬件廠商的WCS系統。我們是在其基礎上做二次開發。為什么要這么做?這里主要是考慮我們有業務場景,我們自己運營倉庫,我們更知道我們的業務需要什么樣的系統。
3、第三個場景(AGV——訂單箱|貨架|料箱到人)
這是我們今天重點講的,這個項目我們是與曠世科技合作打造的天津的未來一號倉。這個倉包含有立庫、AGV、分揀機,后面我們還會上無人倉車。我們看的是這個場景的全貌,這里面分三個不同的部分:
第一部分是訂單到人模式。
心怡科技是國內AGV應用比較早的,一開始是和極智嘉合作,2014年還是/2015年的時候就開始做,我們針對A類商品,就是暢銷類的商品。這種模式的特征是什么呢?機器人馱著揀貨車,人在巷道上進行揀選。AGV馱著訂單車到巷道口的時候,我們進行分撥,這是訂單到人的模式。他的特征其實就是用AGV代替人的搬運操作。所以如果AGV忙不過來,都可以人工進行揀選,這是柔性自動化很好的應用。我們可以通過系統的分流,把貨分出去,可以快速調整熱點區域的分布,實現動態流量的調度。甚至我可以通過后臺的調動數據,使某個地方的AGV多一些、少一些。
第二部分是貨架到人模式。
這種模式是我們針對B類商品提出的解決方案。剛才前面看到AGV馱的是揀選車,這個馱的是一個貨架。這里面其實涉及的東西更復雜一些,就是要解決的難點問題不僅僅是一臺AGV到工作站的問題,他是多臺AGV以什么方式、路徑來實現調度,不至于任務太過平易,也不至于太過松散,保證人的工作,這是貨架到人要解決的難點問題。
第三個部分是料箱到人模式。
適用的是C類商品,對于C類商品,如果采用貨架到人的話,我們評估下來,效率達不到我們的要求的。采用料箱到人,能夠解決這個問題。一個料箱可以放多個SKU,通過若干臺AGV,把料箱馱到工作站,可以保證料箱送到工作站是連貫的,人可以不停的作業。還有一個好處,節省投資,利用現有的貨架稍做改造就可以。
以上AGV的第三個應用場景,這個場景來在的天津倉已經大規模應用了,總共有500臺機器人。
天津倉整體方案介紹
我有三個區域,是三種不同的AGV,整個作業流程有一個起點,通過訂單組合多次,把任務組合的比較合理,然后形成AGV調度路線,選定工作站,甚至要去動態決定是否要去產生多種揀選任務,這都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他的主流任務看起來比較簡單,里面涉及的算法很多。
4、第四個場景(分揀機——訂單箱到包裝線)
這是面向包裝的。當揀完貨,包裹已經形成了之后,要送到輸送線,以前的方式是人工拖著送去包裝臺,距離很遠。我們能夠通過分揀機的分揀能力,保證每個包裝線的流量是相對均衡的。這是我們輸送線的意義,其實我們也還規劃了,在輸送線有一端,我們規范規劃有一條自動包裝線,當某些商品不需要人工去包裝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自動包裝線,實現包裹的自動包裝,以及后續自動送到交接的過程。
二、“貨到人”場景背后的支撐
1、方案規劃與設計
要做“貨到人”方案,每個項目都要去做很多方案規劃,這個規劃是我們為天津項目做的規劃,首先要去采集我們的業務數據,然后要去做動線規劃、做視頻。這樣通過數字化的前期介入,就保證了項目落地的時候是有的放矢,心中有數的。
2、智能硬件設備
第二個,毫無疑問,在前面的基礎上,我們要結合我們的設備。所以,第二個階段有很多硬件廠商溝通的過程,我們要去跟各個硬件設備廠商了解每款設備的能力、性能,以及系統對接,物理特性、系統特性等。剛才這里給展示的只是一個AGV需要去了解的東西。其實不管是AGV,還是堆垛機,亦或是其它的,我們都會跟設備廠商進行很密切的溝通,做到很清楚的了解設備的每一個細節。
3、系統集成與研發
第三個,這個工作可能更加隱秘了,大家可能也不會注意到,現在很多時候一個自動化項目,大家看到的是機器在跑,其實里面的后臺系統才是最關鍵的。因為我自己一直都是在做系統這方面的研發工作,所以我很清楚的知道,一個自動化項目的成敗關鍵,其實就靠系統進行驅動。
系統聯系著整個設備和流程,系統也是分層的:上邊可能會去接業務的ERP、OMS等等,進行數據接入:我們自己會有統一的數據、檔案,以及庫存、單據這,這是作為業務中間層的這塊:在業務中間層下面,會有一個邏輯層,主要是用來調度各種設備的,這層叫做WCS,這塊也是心怡科技的強項。我們通過與設備廠商深入溝通,能夠充分的挖掘每個設備的特性,然后介入我們的業務,通過介入我們的業務,能夠把設備的能力做到最優。
4、智能算法調度
第四個,在系統里面,其實還可以細分一點,就是AI,或者像大數據?,F在不管是物聯網的技術也好,還是大數據也好,還是人工智能也好,這些是實實在在已經影響到我們的新零售、新物流了。因為目前來說,要解決的問題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參類--作業流程的優化,要做的是整個鏈條的優化,是人機協同的場景,要保證倉庫生產的每一個要素都能夠數字化、精準化的控制場景。其實我們要做的,不僅僅是毫秒級的判斷能力,是一個有自主學習能力,有自主感知能力,有預測能力的人機協同的系統。
里面算法會很多。舉個例子,天津AGV調度,目前來說很大的產品需要解決的是我們的出貨效率快,出貨效率快意味著補貨效率會慢。
自動化之后,是不是就全部沒人工了呢?不是的。所以我們要解決的就是,有一部分是人工作業,有一部分是用自動化作業,這種子母倉作業場景。我們可以預測到哪個商品和哪個商品一起賣的機率比較大,我們把這些商品放到一個貨架上面,就可以減少AGV的調用次數,從而提高AGV的使用效率。所以看起來很簡單,但其實里面蘊藏著很多業務和系統的邏輯。
5、項目實施及管理
第五個,其實也是往往被忽略的東西,就是項目管理能力。我們說一個項目的成敗其實有很大一部分是靠項目的實施。這個項目計劃出來之后,要解決的問題會很多,包括現場安裝,后期切換,整個過程其實是非常煩瑣。
對于心怡科技來說,我們是自己運營,自己有很強的實施隊伍,在整個運營過程中積累了很多經驗。所以,我們可以做到快速響應。就像AGV這個項目, 2018年1-5月份,就完成了項目的上線。中間還經歷了大促、搬倉這些問題,如果比較小型、沒有經驗的公司來看的話,可能是很難應對的挑戰。我們比較輕松,這得益于我們項目的管理能力。
三、未來思考
搬運,我們現在也在想更柔性的東西,包括從立庫出來之后,現在很難采用無人操作的方式,實現點對點的搬運,這也是很成熟的;自動拆碼垛,我們也會導入;如果是滿足特性要求的話,我們可能會采用自動包裝的設備,對商品自動包裝、封箱;對于整箱的、符合規格的商品,我們采用機械臂的揀選,這些都繼續深化,實現整個無人倉的流程一體化。
心怡科技未來一號倉還在不斷的迭代,我們會引入更多的黑科技,我們自身也在方案規劃、項目實施,以及算法、系統建設方面,積累了很多經驗。我們更希望大家不要把心怡科技標志為一個勞動密集型公司,我們其實是一個科技物流公司。謝謝!
2025-04-09 12:40
2025-04-08 08:51
2025-04-07 12:08
2025-04-07 12:07
2025-04-07 12:06
2025-04-07 09:52
2025-04-07 09:49
2025-04-07 09:43
2025-04-03 09:11
2025-04-03 0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