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AI機器人換人的年代。企業層領導、辦公室員工到大眾勞動人民群體,想必工作的日子都會跌宕起伏,不會太安穩好過。職業在未來,總是一個未知數。即便是我們有情緒,現實也會一聲不吭,繼續按照某些邏輯往前發展。不信?看看最近的新聞吧,了解一下我們周圍吧。
996.ICU相關事件最近火了。工作996,生病ICU。996.ICU工作模式已經成了最近熱門的話題,而另一個與工作相關的引起廣泛熱議的新聞也上了新聞頭條,據網上爆料,某東將取消快遞員底薪。然后某東物流回應稱將降低快遞員公積金比例,因此快遞員降薪事件同樣引發了廣泛的爭議。
如果說996.ICU事件是程序員挑起的,可以反映包括程序員在內的白領或辦公室員工群體的反抗,那么某東快遞員降薪事件則在一定角度反映了大眾勞動階層的不滿情緒。當然我們無法用這兩種情況代表所有的勞動人民群體,也不可能全方位透徹分析給出什么結論方案,只是結合我們當前科技和商業經濟的發展,我們不由憂心忡忡地感慨:機器人換人的年代是否正在發生?
如果你覺得辦公室工作比勞動人民工作更穩定,那就有可以討論的。在工作上,機器人換勞動人民這種事,一定比機器人換程序員這種事引發的討論多。可是,在商業經濟和科技并行發展的現實環境中,我們普通勞動人民的工作和我們所在的行業領域、基本都要受沖擊。這是科技時代變遷引起的,是商業、技術、規則、人性和利益共同作用的,只是先后不同、強弱程度和快慢不同而已。
現在我們大多數人,都活在數字時代。而數字時代的特征,就是服務或產品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所以我們在數字時代里的工作,也變得每時每刻。一人客覺得,為了保證無處不在,就需要有人出現在任何可能的地方;為了保持無時不在,為了保證每時每刻,那么就需要有人無時無刻地服務或工作。既然要求有人不分晝夜每時每刻在線服務,那么這個人,是真人還是機器人,又有什么關系呢?只要能符合要求的,都在考慮范圍;有優劣和成本區分的,使用者都可以擇優而取。
機器人換人,因為機器人比人有更多能耐和優勢。我們普通人,不可能不休息連軸轉,但機器人可以。我們雖然可以換班輪休,但機器人維護保養替換,顯然更高一籌:它們綜合效率高,持續工作時間長,一絲不茍按部就班。
我們可見的所有商業經濟,都是為了追求效率、利益利潤;現代社會的激烈競爭,也讓我們停不下來。企業為了商業利益和發展,就要考慮壓縮成本。當人力成本一再升高,機器和自動化成本一再降低,那么用機器替代人,就不可避免了。而當比普通機器更聰明更厲害的AI機器人出現后,打通產業生產和銷售鏈后,勢必也走向用機器人來換人的進程。至少從目前看,工廠車間、交易營銷中心很多地方,都開始采用機器人來做以前人的工作了。
另外,社會要多元化發展,經濟發展越繁榮,開拓的邊界越大,物理世界和虛擬世界就越顯得復雜,人能理解和能干的就顯得越來越少。一人客覺得屆時靠人的力量會顯得單薄無力,此時強大的人工智能和機器人不可避免會誕生,也不可避免會被使用。機器人換人,只是一種漸進的過程。
當然現在,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依舊有待完善,在現實多元化場景下的機器人,還是顯得很笨拙,但這不影響科技步伐的邁進,不影響一步步的完善。機器人換人的年代,在我們身邊,既顯得驚天動地,又顯得潤物無聲。
2025-04-17 08:16
2025-04-17 08:13
2025-04-16 10:55
2025-04-16 08:50
2025-04-14 14:57
2025-04-14 14:53
2025-04-09 12:40
2025-04-08 08:51
2025-04-07 12:08
2025-04-07 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