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獲悉,此前報道過的協作機器人公司上海節卡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節卡”)已完成億元級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賽富投資領投,華興Alpha擔任本輪融資的獨家財務顧問。節卡創始人、董事長李明洋告訴36氪,本輪融資將主要用于技術的研發迭代,以及國內市場的經一部拓展,并計劃拓展國外分銷機構。
節卡成立于2014年,孵化自上海交通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機器人研究所有著較深的合作關系。其主要擁有三塊主要業務——機器人本體、智能裝備和數字化工廠,在上海紫竹科技園設有研發中心,江蘇常州設有生產基地。
目前,節卡的產品線主要為6軸小助系列協作機器人(JAKA Zu),有3Kg、7Kg和12Kg三個規格。在機器人本體設計上,小助使用了一體化關節技術,對電機、減速器、驅控板等進行了整體優化,減輕了機器人本體自重,以7Kg載荷的JAKA Zu7協作機器人為例,自重也僅為22Kg,自重載荷比在3:1左右。結合一體化關節設計、力矩反饋、視覺識別、拖拽編程、無線示教等功能,目前JAKA Zu系列協作機器人已廣泛服務于汽車零部件、3C、鋰電、食品、化纖等多個行業的智能化生產線。
上次融資至今,節卡有了以下新進展:
1.在重點行業新建了標桿項目應用:
消費電池行業:節卡對鋰電池后道包裝的上下料、側燙、粘膠、PCB取放、電路焊接等工序進行基于協作機器人的小批量多品種類需求智能化改造。
醫療器械領域:由節卡與美國史賽克公司共同合作的醫療器械自動化噴砂項目已經通過驗收。目前已在該類行業中獲得更多的業務訂單。
汽車零部件領域:通過與核心集成商伙伴合作,將3D視覺與小助機器人結合起來,進行發動機檢測和除水作業,如卡特彼勒項目;以及使用協作機器人實現發動機的自動化螺絲鎖付裝配,如東風本田項目,
2.2018年9月在工博會上發布了新產品JAKA Zu12型協作機器人,自重達38kg,負載12kg,臂展長度達1300mm,主要可以應用于食品、包裝等行業的分揀、搬運、碼垛,以及一臺機器人服務多個工作臺的工作場景如機床上下料等。
3.2018年實現了標準化規模化生產,實現過億銷售額。
4.JAKA Zu7全系列產品獲得國家機器人檢測與評定中心的CR認證證書(S&E, B模式)。取得CR認證,需要通過多項機器人安全認證規劃,包括:機器人整機認證、機器人部件認證、機器人應用評定、評估,據悉節卡小助系列機器人同樣獲得了SGS的CE認證,為節卡進入歐洲市場獲得了技術背書。
節卡機器人組件
據其官網介紹,小助機器人有著最大的特點在于:一,可以實現無線示教,采用移動終端如PAD或者手機等下載節卡的APP即可與機器人進行交互;二,簡單易用沒有使用門檻,采取圖形化編程、拖拽示教等技術,無需編程基礎無需寫專業代碼;三,良好的兼容性,以Linux腳本語言為基礎,并提供ROS驅動,便于系統的二次開發。
協作機器人區別于其他機器人的地方就是能夠與人協同工作,無需人機隔離,因而安全性是必須滿足的。在安全性方面,借助于節卡開發的一套軟硬件安全系統,節卡小助系列產品目前擁有主、被動兩種安全防護策略,在主動策略下,人如果基于視覺的安全2區,機器人將降速工作,若進入視覺的安全區,則機器人將靜止;在被動策略下,當人接觸機器人的力超過設定的力矩上限時,機器人會即時停止,以保護人員或設備的安全。
在應用場景上,節卡主要服務于柔性制造行業。這些行業的產品種類多,產量要求急、迫切需要更低的換型成本。
“節卡機器人操作簡單,布局方便,工人可以快速自主編程控制機器人完成產線換型。”李明洋告訴36氪。
李明洋認為,協作機器人會快速向共融機器人演化,將會越來越強調“本體”、“感知”、“執行”三塊的協同發展,“‘本體’是指機器人自身;‘執行’是指夾爪、吸盤等機器人末端執行器;‘感知’則是視覺、力傳感器及AI智能學習等。”
未來,節卡機器人更多的是在機器人“本體上”進行技術研發和迭代。“我們更傾向于將節卡打造成一個機器人平臺可以兼容其他產商生產的‘執行’和‘感知’配件,并在此基礎上,做好機器人場景落地的解決方案。”
據悉,節卡曾于2018年3月完成了由方廣資本獨家投資的6000萬元A+輪融資。
基于成熟的智能裝備業務,「節卡機器人」推出無線示教協作機器人
2025-04-11 12:24
2025-04-11 12:23
2025-04-11 12:22
2025-04-11 12:21
2025-04-11 12:20
2025-04-11 12:20
2025-04-11 12:19
2025-04-11 12:18
2025-04-10 05:16
2025-04-10 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