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那科官網)
你聽過“monozukuri”這個詞嗎?
“Monozukuri”自20世紀末以來一直被用來形容日本的制造業。
近年來,機器人技術一直成為日本“monozukuri”文化背后的驅動力。
在日本,民眾對于自動化和機器人毫不陌生,畢竟日本人對機器人的喜愛可是近乎瘋狂。此外,日本企業傳統上也一直走在機器人技術的前沿。
在日本經濟崛起期間,發那科、川崎重工、索尼和安川電氣等公司在機器人開發方面走在了前列。將自動化和機器人技術融入工業生產,也一直是日本戰后經濟成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川崎機器人在40多年前開始量產工業機器人。1995年,全世界大約使用了70萬臺工業機器人,其中50萬臺在日本。
日本現在仍然是機器人生產和工業應用的領導者。2016年,日本出口了價值約16億美元的工業機器人,超過了緊隨其后的五大出口國(德國、法國、意大利、美國和韓國)的總和。
但對于日本而言,機器人并不簡單的是人工智能,也并不簡單的是創業和投資熱,更多地是想解決經濟和社會問題。比如解決老齡化問題;帶來新的經濟增長;抗震救災;工業自動化等等。
因此日本機器人產業的繁榮發展有其現實因素的考量。
眾所周知,日本是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因為二戰,日本人口銳減,戰后日本鼓勵生育,也就有了那次“嬰兒潮”,而當年的那些嬰兒,現在已經步入老年。
據去年年底日本厚生勞動省統計,日本2018年的出生率降至百年來的最低水平,同時死亡人數到達近百年來之最,日本人口正在遭受百年之痛。
由于出生率低,自2010年以來人口一直在減少,此外日本人還是世界上最長壽的人口之一,凡此種種導致人口老齡化日益嚴重。根據厚生勞動省及方正證券研究所的數據,日本60歲以上人口占比高達35%,65歲以上人口占比約25%,而未滿15歲人口占比不足15%。據福布斯報道,到2065年,至少38%的日本人將達到65歲及以上,使之成為世界上領先的“超級老齡化社會”。
再者,日本在上個世紀60年代進入經濟高速增長階段,生產規模擴張,但是勞動力卻以每年不足1%的速度微增。當時,日本為滿足政府所制定的年均GDP增長3%的目標,生產效率的提高及產業結構的升級轉型成為日本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
就這樣,人力資源的匱乏以及經濟發展的需要,導致自動化、智能化成為了日本企業發展的重頭戲,工業機器人便孕育而生。
但是相較于家庭機器人的知名度,工業機器人公司卻很少被外界熟知。
實際上發那科、安川電機、川崎重工每一家工業機器人企業都是日本響當當的王牌。
在此,尤其要說一說發那科!
工業機器人界的王者--發那科
日本發那科是全球四大機器人家族之一,同時是世界上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制造商之一,該品牌創立于1956年,是當今世界上數控系統科研、設計、制造、銷售實力最強大的企業之一。
作為一個絕對技術性的機器人公司,應該說發那科是工業機器人領域的一個標桿。這家位于富士山山麓的黃色巨人一直專注于FA、ROBOT、Robomachine業務,并以“不易損壞、損壞前信息告警、損壞后也可馬上修復”這一樸實的口號精耕業界數十年,并逐漸建立起龐大的、強悍的、高利潤的工業機器人帝國。
目前,發那科在全球46個國家建立了 252 個以上的分支機構, 在機床數控方面坐擁世界50%的份額,在日本國內享有70%的份額。工業機器人也占有世界18%左右的份額。
我們先來扒一扒發那科生產的機器人有多牛掰!
發那科生產的CNC系統(數控機床)可以實現納米級的精度,被全球的多數機床使用,一臺大型機器人可以搬運重達一噸的生產材料,而小型機器人只有人類的手臂大小。依賴于其先進的視覺傳感器和力覺傳感器進行精密的生產作業,機器人的靈活度堪比人類的手。在發那科的工廠,機器人每月可以連續工作700個小時以上。
這樣的成績足以讓全球任何一家工業機器人公司汗顏。
發那科機器人可以應用于食品、藥品、電子元件、汽車等等各種領域,在全球眾多知名企業的工廠中,隨處可見發那科的機器人,比如蘋果的制造工廠,亞馬遜的貨物倉儲中心,特斯拉汽車的工廠等等。
據相關資料顯示,發那科之所以能保持住絕對領先的技術優勢,與其對新技術研發的重視密不可分。該公司三分之一的員工是年輕的研究員,公司有12個研究所,有7個技術中心。
作為工業機器人和數控領域的王者,發那科注重企業自身的技術積累和沉淀,一直很低調,由此也為它蒙上了一層神秘的外紗,吊足了外界的胃口。
據悉,該公司的核心技術以及運營全部掌握在其創始人稻葉清右衛門的家族成員手里,外界難以窺探到該公司的技術已經發展到了哪個程度。只知道,全球的制造業都要圍著這家公司轉。在發那科,稻葉的領導風格是絕對的“獨裁”,在經營理念上,稻葉堅信,一定要生產物美價廉的東西,產品一定要符合通用標準,這樣才能實現批量化的生產。
不過,進入2018年以來,發那科一改以往的作風,罕見地開始通過合資或者收購的方式圈定企業發展過程中所需要的資源。
2018年1月31日發那科發布公告稱,將聯合日立制作所、Preferred Networks各自出資1000萬日元于2018年4月2日成立一家合資公司(Intelligent Edge System合同會社),致力于使用人工智能開發智能邊緣計算系統。
2018年2月9日發那科又發布公告稱,獲得Life Robotics株式會社的所有股權。Life Robotics曾推出了據稱是世界上唯一的沒有肘關節的協作型機器人CORO。
今日,據《澎湃新聞》報道,發那科繼日本之外的全球最大機器人生產基地即將登陸上海,該項目總投資約15億元人民幣。上述新項目被命名為發那科“超級智能工廠”。該項目將全面提升上海乃至中國機器人生產制造的智能化進程。
可以看出,2018年發那科通過合資、收購等方式在彌補自身技術上的短板,擴大與其他擁有優質資源的公司的合作。而2019年將會是發那科在物聯網時代聯合資源、全面布局、進一步開拓市場的一年。
2025-04-14 14:57
2025-04-14 14:53
2025-04-09 12:40
2025-04-08 08:51
2025-04-07 12:08
2025-04-07 12:07
2025-04-07 12:06
2025-04-07 09:52
2025-04-07 09:49
2025-04-07 0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