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速感科技CEO陳震受邀接受《AI百人》人工智能領軍者訪談短視頻欄目的專訪。以下為本次采訪的文字內容。
AI百人:按照節目慣例,先給大家簡單的介紹自己吧!
陳震:大家好,我是速感科技的創始人陳震,本科和研究生分別就讀于北航和清華大學,速感科技是我在2014年開始創業后成立的第一家公司,研究方向是“機器視覺”,主要為機器人提供定位導航的嵌入式解決方案,核心技術是SLAM和vSLAM。
AI百人:相信大家和我一樣,聽到SLAM和vSLAM都是一臉懵的,能簡單給大家解釋下它們是什么嗎?
陳震:沒問題,SLAM的全稱是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翻譯成中文就是"同步定位和地圖構建算法",這么說可能有點抽象,簡單來說SLAM就是幫助機器人感知這個世界的技術。
比如我們給機器人做一雙眼睛,機器人就可以“看見”這個世界,這個就叫視覺SLAM,也是我們公司的研究重點,像我們今天的智能家用掃地機器人很多都用到了SLAM技術。
vSLAM其實是2014年我和我的合伙人提出的一種算法,相比于過于嚴重依賴高成本傳感器的SLAM,vSLAM的成本則低很多,更加適用于大規模商業化的民用級的機器人。
AI百人:目前咱們公司落地了哪些產品?
陳震:目前速感科技主要服務于兩大機器人場景,分別是消費級場景和工業級場景,消費類場景面向大眾消費者,家用掃地機器人就屬于這一類;工業類場景則面向制造業企業,包括自動化的物流設備、搬運設備、停車設備等等。
AI百人:作為一家成立四年多的人工智能公司,您認為速感科技的核心優勢是什么?
陳震:在我看來,人工智能在中國其實是一個新的行業和賽道。過去一項技術要實現從學術界到工業界的落地需要大概8-10年時間,但是到了今天,技術的落地周期已經大大縮減。
那么到了今天,大家的競爭重點,除了基礎的核心技術外,如何幫助下游客戶真正的分析問題,并提出成熟的解決方案也十分重要。
拿我們自己來說,我們提供給客戶的不僅僅是一個成熟的硬件,而是提供了包括從云端對接到底層的嵌入式算法等一體化的解決方案,這也是我們的核心優勢之一。
AI百人:目前公司的發展狀況如何,對未來又有了哪些規劃呢?
陳震:速感科技目前有將70個人左右,其中70%是研發人員,去年我們還收購了一家從事芯片算法研究的公司“辰天科技”,很好的彌補了我們在底層嵌入式算法上的不足。業務上來說,去年速感科技的訂單收入差不多有1200萬人民幣,預計今年的銷售能夠有七倍的增長。
至于未來的發展,我認為在今天這個大環境下,科創板留給了很多科技創新型的中小公司一個真正的上升通道,2015年機器人行業爆發之后,我們看到了非常多的機會,我們也希望速感科技能夠在這個行業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位置,獲得更好的上升空間,甚至是在未來獲得上市的機會。
我們給了速感科技一個通俗易懂的目標:那就是做中國機器人定位導航的第一品牌;我們希望未來所有下游客戶提起速感科技的時候,都知道這是中國的機器人定位導航里面最響亮的一個品牌。
AI百人:作為一個90后創業者,您對您的同齡人或是更年輕的創業者有什么建議呢?
陳震:老實說90后創業者其實已經不算是一個新的標簽了,畢竟你看現在90后也在奔三了,90后創業者也逐漸在由一個新的標簽成為中堅力量。
其實我們都知道,創業在很大一個層面上來說,就是利用了信息的不對稱性,就拿互聯網創業者來說,無論是馬云或者是李彥宏,都是因為在國外看到了電子商務、搜索引擎的機會,然后將這樣的機會復制到國內并進行本土化落地,最后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商業模式。
在過去,很多的傳統創業者要尋找到機會的話可能需要幾年甚至十年以上,但今天,在這個信息不斷快速增長和累計的時代,機會非常的多。90后這一代可以說掌握了今天最先進的通信設備和通訊手段,對新型的商業模式有非常敏銳的嗅覺,我認為這是今天90后創業者最得天獨厚的優勢之一。
AI百人:剛才您提到對信息十分敏感是90后的優勢,那么您認為00后創業者有哪些優勢呢?
陳震:其實我認為創業創新的需求本質上來說都是從時代的變化中而來,我們今天這些爆款的互聯網產品,無論是熟人社交、匿名社交還是短視頻的興起,其實都是生活方式的改變帶來的。
今天80后90后就已經有了完全迥異的生活方式,我相信00后也會有屬于自己的生活方式,發展出自己獨特的競爭力。
AI百人:如果讓您給自己貼一個標簽,您會貼上什么標簽呢?
陳震:如果讓我自己評價的話,我覺得自己的標簽是“感性又有邏輯的理工男”。
邏輯不多說,這可以說是理工男程序員的標配了,感性是因為在過去幾年的創業過程當中,我接觸了非常多的外部的無論是市場、客戶還是媒體朋友,在這個過程中,我的交流還有感性思辨能力得到了很好地鍛煉,所以我說自己是一個“感性又有邏輯的理工男”。
AI百人:您認為目前的AI熱還能持續多久,會不會步共享經濟的后塵呢?
陳震:人工智能雖然近兩年比較火,但它其實并不是一個新的行業,人工智能這個詞是1956年達特茅斯會議上提出的,在過去的63年時間里,人工智能一共經歷過三次高潮和兩次低谷,整個行業基本上是以一個波浪式的方式在演進,其中兩次低谷一次是因為計算問題,一次是因為存儲問題,而在過去十幾年的發展力,這兩個問題都已經解決了,但同時,在今天我們又遇到了越來越多新的挑戰。
其實,在一個行業火熱的時候,公眾其實是存在很多不切實際的想象的,而技術落地和想象存在差距時,就會導致人們說這個技術并不是我想象的那樣,從而失去信心,但如果從歷史的發展眼光來看,每一次技術的落地和演進,都會真正留下一些實實在在改變人們生活、改變世界的東西,而在這個過程中,部分技術的淘汰也是發展的必然。
AI百人:最后一個問題,您覺得2029年世界會變成什么樣子?
陳震:我認為未來人工智能會更了解人,未來像藝術、心理學這類學科也會被人工智能滲透,誕生很多像人一樣做決策的虛擬助手。
現在來說,目前最先進計算機的決策方式依然離我們的人腦相去甚遠,我們人類還有大量生物學知識沒有被開發、了解,我認為未來十年如果能在生物學甚至是在物理學領域有所突破的話,一定會幫助技術完成進一步落地和轉換。
北京辰天科技有限公司(原速感(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事業部)專注于工業AGV的核心技術即工業定位導航設備及相關軟硬件技術的研發和實施。公司核心技術人員是國內最早從事工業定位導航算法研發的技術團隊,自2017年起,國內已有數十家用戶采用本公司產品,獲得了市場的高度認可,合作客戶目前處于快速增長階段。辰天科技與多個高校、研究機構和知名企業深度合作,在產品研發的過程中,吸收了大量先進的技術和理念,開發了基于反光標的工業激光定位器、基于SLAM的激光定位導航器和基于激光和視覺雙SLAM的工業級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導航設備,并采用AI技術實現了徹底解決行業痛點的完美方案。
辰天科技致力于成為智能制造核心技術的領跑者,為行業客戶提供先進可靠的產品和優質的服務,全力為“中國制造2025”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2025-04-01 16:30
2025-04-01 15:30
2025-04-01 15:28
2025-04-01 15:27
2025-04-01 15:26
2025-04-01 15:26
2025-04-01 15:25
2025-04-01 12:31
2025-04-01 12:30
2025-03-31 1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