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ABI Research統計,到2025年,將有400多萬個商業機器人安裝在5萬多個倉庫中,而2018年只有不到4000個機器人倉庫。靈活、高效和自動化的電子商務需求驅動了這一趨勢,因為當日交付已成為常態。隨著越來越多的基礎設施——輕型機器人——的可承受性和投資回報(ROI)的增加,倉庫機器人在全球的應用也將受到推動,因為它們是傳統固定機械自動化或人工操作的一種引人的和更有能力的替代品。
靈活性和效率已成為電子商務在市場表現上的主要差異化因素,因為零售商和第三方物流(3PLs)正努力應對不斷波動的產品需求、季節性高峰和不斷上升的消費者交貨預期。“機器人使倉庫能夠根據需要將業務規模擴大或縮小,同時提供更高的效率,并減輕與勞動力和人員配置有關的固有挑戰。”ABI Research的高級分析師Nick Finill說。
自動引導車輛(AGV)和自主移動機器人(AMR)貨物對人系統可以直接取代更重的機械化自動化,這通常需要大量的前期投資和嚴格的物理基礎設施。機器人可以在昂貴的倉庫設施中優化空間,減少對新建和昂貴的操作中心的需求。移動機器人系統也提供了很大的靈活性優勢。機器人供應商,如FETCH、Geek++和invia,使額外的機器人能夠根據操作需要添加到隊列中或從隊列中移除。如果產品線或基本操作需求發生變化,它們還允許對整個工作流和操作進行輕松和相對快速的重新配置。這是不可預測和動態的電子商務市場的一個主要優勢。
由于計算機視覺、人工智能、深度學習和機器人機械方面令人印象深刻的創新,機器人也越來越擅長于執行傳統上更難實現自動化的任務。經濟上可行的移動操作機器人,如右旋機器人和 Kindred系統,現在正使更多種類的個人物品被自動挑選并放置在完成操作中。通過將移動機器人、采摘機器人,甚至是自動叉車結合起來,操作中心可以一種高效和成本效益高的方式實現更高水平的自動化。
許多機器人技術供應商通過提供靈活的價格選擇來提供額外的價值。機器人即服務模式意味著大量的資本性支出成本可以被更容易獲得的運營成本所取代,這些成本與技術或服務的消費成正比,從而提高了中間市場中機器人系統的可承受性,進一步推動了采用。
“通過降低倉庫中機器人使用的壁壘,供應商正在改變更廣泛的物流價值鏈。”Finill解釋說:“如果中等規模的電子零售商有可能實現先進的自動化,它們將能夠反擊占主導地位的企業,并將實現業務帶回公司內部,從而改變零售商與3PL之間的關系。”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
2025-04-17 08:13
2025-04-16 10:55
2025-04-16 08:50
2025-04-14 14:57
2025-04-14 14:53
2025-04-09 12:40
2025-04-08 0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