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全媒體記者 魏寧 通訊員 王媛 攝
◎本報全媒體記者 魏寧 通訊員 王媛
水下機器人、泡沫滅火機器人、排煙滅火機器人……在泉山經濟開發區一企業生產車間里,標準化的生產線,一臺臺消防機器人正在加緊組裝成型,工作人員正在進行新機測試。生產線的一側,一臺臺機器人一字排開,整裝待發。
2016年落戶泉山區,中信重工旗下的徐州鑫科機器人有限公司截至去年底,已完成機器人生產1200多臺,省內市場占有率達76%。
高效服務 企業選擇泉山
2016年5月,中信重工與泉山區項目簽約;
2016年6月,中信重工與徐州市政府項目簽約;
2016年7月,在泉山區建成特種機器人生產基地(過渡性臨時基地);
2016年9月,第一臺特種機器人下線;
2017年3月,訂單量達160臺;
2019年6月,占地120畝的“特種機器人基地”將建成投產。
……
從2016年5月初的首次接洽,在泉山經濟開發區招商團隊的努力下,該項目經過短短4個多月的時間,正式投產運營。
項目以如此高效率落戶泉山,并非偶然。泉山經濟開發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在掌握該項目的相關信息后,他們火速拜訪企業負責人,洽談相關合作事宜。僅僅半個月的時間,該項目就完成了簽約。
高效率的背后,是泉山經濟開發區招商人員的熱情和優質服務。徐州鑫科機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利介紹說,中信重工智能機器人項目生產基地原來在唐山,企業當時正準備在全國選擇一家生產基地。這個過程中,來自山東、貴州、廣西、陜西等地區多個城市紛紛赴唐山洽談,其中不乏省會城市。但是,中信最終選擇了泉山。
“熱情+誠意+理念,以及始終盯著不放的精神,這是打動我們的最主要原因。”張利說,公司落戶后,歷經變更地址、變更經營范圍和資本金、變更企業名稱“三次變更”,泉山經濟開發區都安排專人全程服務,進行一對一幫扶,問題很快得到了解決。
良好環境 發展步入快車道
中信重工開誠智能,是國內唯一規模化特種機器人生產企業,其首席機器人設計專家中國工程院蔡鶴皋院士,有著“中國機器人之父”的稱號。
目前,企業產品覆蓋3個應用領域近50款機器人,主要用于應急救援、特種作業、軍民融合等領域。經過幾年發展,企業已完成專利35項、注冊商標8個、企業標準2項、版權1項,產品市場省內占有率達76%。
徐州鑫科機器人有限公司是按照中信集團部署全國八大特種機器人生產基地戰略而在徐州建設的第一個基地,目前擁有自主研發的5大機器人平臺近50種機器人產品,在中國機器人發展史上創造多項第一,多項核心技術具有先發優勢。
公司“機器人家族成員”眾多,主要有防爆消防滅火偵察機器人、消防滅火偵察機器人、防爆消防偵察機器人、災區偵測機器人、排爆機器人、防爆消防排煙機器人、防爆消防高倍數泡沫滅火機器人、消防破拆機器人、綜合管廊巡檢機器人、礦用機器人、爬壁機器人、水下機器人、鉆孔探測機器人和管道機器人等,擁有150余項專利和20余項軟件著作權。
張利介紹說,這些機器人應用覆蓋消防、石化、高危環境、軍工、電力、救援、反恐、水利、海事、燃氣、市政、管道、鐵路交通、機場、城市綜合管廊、酒廠等眾多領域。
拓展領域 打造行業領軍企業
今年6月,企業位于泉山經濟開發區的新廠房將投入使用,目前,已進入內部裝修階段。
張利告訴記者,新廠區投產后,計劃從今年起,3年內實現銷售收入20億元,把徐州基地打造成為研發、生產、服務、展示、示范、培訓等為一體的基地。
本著實用性原則,企業不斷研發適應發展需求的特種機器人。對于未來發展,張利介紹說,未來5至10年,企業將推廣多領域應用,成為同行業中的領軍企業。同時培育一批機器人標準化功能部件企業,帶動一個產業集群發展壯大。
當前,企業正積極與世界知名研發團隊,在特種機器人整機和零部件方面開展合作。
張利表示,未來企業將建立國內產學研用結合的技術研發與孵化平臺,培養與吸引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領軍人才,形成一批核心技術創新團隊,在技術創新、產品研發、市場拓展中發揮引領作用。
來源:徐州日報
2025-04-19 09:52
2025-04-19 09:51
2025-04-19 09:50
2025-04-19 09:50
2025-04-19 09:49
2025-04-19 09:47
2025-04-19 09:47
2025-04-19 09:46
2025-04-19 09:44
2025-04-19 0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