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月30日晚,阿里巴巴集團公布2019財年第三季度業績,集團收入同比增長41%達1172.78億。這是中國首個互聯網公司實現單季營收破千億,彰顯出中國社會強大的消費信心以及阿里巴巴強勁的“平臺效應”。超預期增長的阿里巴巴和蓬勃的數字經濟,正在激發中國消費的龐大潛力。
在阿里數字經濟體當中,菜鳥持續投入打造的智能物流骨干網,正在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包裹交付體驗。尤其在進口方面,菜鳥保稅倉在本季度達到34個,遍布各主要港口,為大批中國城市提供當日達、次日達服務,成了全球商家進入中國市場的首選,也是阿里五年進口2000億美元的“全球運”基礎設施。
全球數千商家進入菜鳥保稅倉網絡
阿里財報顯示,在2018天貓雙11期間,菜鳥這張骨干網處理了前所未有的10億個物流訂單,體現了菜鳥大規模協調復雜物流生態系統的能力。首批1億個訂單在2.6天內送達完畢,繼續縮短交貨時間,消費者的滿意度顯著提升。
其中在進口方面,菜鳥進口保稅倉規模超過100萬平米,居全國之首。全球數千個品牌、商家已經加入這個保稅網絡,讓商品提前進入中國口岸,滿足中國消費者的極速收貨體驗。
“對海外商家來說,菜鳥保稅倉不僅幫助他們的商品前置到目的國,更為他們提供了阿里經濟體的一系列數字化供應鏈能力。”菜鳥保稅倉負責人說,依托保稅進口網絡,天貓國際、菜鳥可以與海外品牌、商家一起制定精細的生意計劃,幫助商家合理備貨,提高從生產、銷售、物流等全鏈路的供應鏈效率,從而提高商家售罄率,減少滯銷、報廢,降低成本。
同時菜鳥保稅網絡還可以提供優質的“倉關干配”一體化解決方案,幫助商家節省大量自己維護物流鏈路的人力、物力和經濟成本。
根據保稅要求,保稅倉可以對商品的來源、品質、效期等進行全鏈路把控,從而保障消費者體驗。
菜鳥“秒級通關”領先全球 當次日達漸成常態
數據顯示,菜鳥保稅網絡也帶動了中國進口物流效率快速提升。早期海淘的物流時效動輒以月來計算,現在普遍實現了當日達和次日達。
據悉,目前菜鳥34個保稅倉可以為全國大量城市提供當日達、次日達服務,購買進口商品就像本地購物一樣方便。
“進口購物變快了,一方面是保稅倉更多了,商品都從身邊發出。還有一個原因是跨境通關技術創新,通關效率進入了秒級時代”。
菜鳥國際關務負責人介紹,2018天貓雙11當天僅用9小時,就清關了1000萬個訂單,刷新中國B2C貿易通關紀錄。而前一年放行同樣數量的訂單用了近20個小時,提速明顯。
據悉,菜鳥關務平臺已經支持了全國10個重點口岸的跨境通關,雙11全國進口包裹當中有近80%使用了菜鳥關務平臺。與海關技術共建,菜鳥關務平臺通過總署直聯通道實現進口通關全鏈路提速。
目前,菜鳥關務平臺結合算法和人工智能,已經幫助商家實現了智能預歸、智能制單、智能通關準入等標準化、一鍵式的通關解決方案。“秒級通關”能力領先于全球。
菜鳥全球供應鏈成海外品牌進中國首選
據悉,菜鳥保稅進口網絡正在進一步升級。未來3年內,計劃擴展至全國16個保稅區,新增百萬平米以上保稅倉,規模將遙遙領先于行業,從而保障阿里巴巴未來五年從全球進口2000億美元商品的大進口計劃。
海外品牌和商家已經捕捉到這個機遇。雀巢、ALDI奧樂齊、麥德龍、Chemist Warehouse、資生堂、Aeon、Mistine、德國SOS等國際大牌商家,正在陸續接入菜鳥全球供應鏈體系,從原來的進口到倉接貨、到港接貨升級為直接到海外源頭接貨,全程把控降低商家供應鏈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消費者體驗。
菜鳥國際商家負責人介紹,以往海外商家需自己發貨至中國保稅倉,成本高、流程繁瑣。通過菜鳥全球供應鏈,海外商家在供應鏈上的支出預計可直接減少10%。特別是中國進口的前五大國家,日本、美國、韓國、澳大利亞和德國的高品質進口商品,可以更方便擁抱中國市場。
“我們會持續為未來投入,打造全球包裹網絡、全球供應鏈網絡和全球末端網絡,構建全球智能物流骨干網,像高鐵和移動支付一樣,打造數字經濟時代的全球基礎設施。”菜鳥國際負責人說。
2025-04-21 12:14
2025-04-21 12:11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
2025-04-17 08:13
2025-04-16 10:55
2025-04-16 08:50
2025-04-14 14:57
2025-04-14 1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