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其實很多人都在關注人工智能的公司如何進行商業的落地,大家都已經不再關心人工智能技術在某個測試上漲了多少點,更關心的是你的AI技術在哪個行業落地了,解決了什么問題”,曠視科技副總裁任志偉在1月12日舉行的“2019中國制造論壇”上如是說道。
曠視科技副總裁任志偉
資料顯示,曠視科技是一家初創公司,于2011年成立,一直專攻于人工智能和計算機視覺領域,目前融資輪次為D輪,有阿里背景(阿里投了C輪和D輪),也是AI行業公認的獨角獸之一。
那這樣一家被阿里連續看好的AI公司究竟有什么特別之處呢?
據任志偉介紹,曠視科技主要面向兩個場景:
一是個人IOT應用場景,例如安卓手機用人臉解鎖和拍照優化,大量使用了曠視的人臉識別技術、圖像增強技術,有很多手機廠商背后都是使用曠視提供的AI技術。
第二是公共IOT應用場景,像一些公共攝像頭和交通攝像頭等等,因為幾年前這些攝像頭基本上都是只能拍攝、記錄內容,而不能立刻把這些內容轉化成一些可分析的數據,往往只是翻找的時候才會用到。
從商業視角看,這可能是一種資源浪費,如果說能把這些內容,通過人工智能處理,得到一些可用的數據,譬如學校通過AI對學生的課堂行為進行分析,能更好地輔助教學質量。
當然,大家考慮地可能是隱私問題,一位AI專業人士表示,人只能看到最后的分析數據,至于那些視頻,以前往往是人在看,現在變成了AI在看,所以相對來說,其實還是一種隱私保護。
曠視正是通過這種新的攝像頭,通過AI技術的賦能,當它拍攝到視頻的時候,它可以去做人臉及人體的識別、場景分析、行人狀態的跟蹤、車輛識別等等。
“所有拍攝到的視頻資料進行結構化處理之后,大家可以像搜索文章一樣去搜索這些視頻中的內容,這個是我們在公共IOT有效探索之一。 ”
這么看來,AI公司其實就是算法公司,很多人會這么看,但任志偉解釋道,曠視不只是家算法公司。“兩年前,我們就投資了一家機器人公司,也是國內非常優秀的機器人創業公司,在去年年初的時候,我們全資收購了這家機器人公司,把它變成我們現在叫做曠視機器人事業部。”任笑道。
據任介紹,曠視目前能自主生產智能機器人,這個機器人主要應用在智能制造和智能倉庫這兩個方向。
在智能倉庫中,可以讓機器人完成貨架、貨品的搬運貨品,經過機械臂的自動化處理,完成倉內的揀選動作。機器人的揀選和搬運的效率非常高,從投入產出來看,倉庫運營者可以隨著生產節奏實時調整機器人的數量,在運營過程中根據需求循序漸進,不必即刻投資一個很大的倉庫。
在智能制造中,可由機器人負責將原材料搬運到產線,完成產線和產線之間的銜接,以及產線和成品庫之間的銜接,這是我們機器人已經得到廣泛應用的部分。
利用這些機器人可以明顯地增加效率,降低成本,任志偉一直認為,作為一家商業化的公司,給客戶帶來的最大價值只有兩個方面:第一,降低成本;第二,增加效率,無論是機器人還是視覺識別系統,都是以幫助客戶實現這兩方面價值為核心。
他還舉了個降本的例子,“大家知道每年“雙十一”是電商或者倉儲物流行業最繁忙的時間,很多人都在這天下單,我們有一個合作伙伴,他們是一家第三方物流提供方,在“雙十一”這段時間,他們絕大多數的工作使用了曠視機器人,他在一個2萬多平的倉庫里部署了我們500多臺智能化機器人,最后我們折算一下人和機器的對比,大概我們在“雙十一”當天,使用曠視機器人節省了50%的人力,機器人可以24小時工作的,沒有電后它會自己充電。”
短期來看,節省了50%的日常運營人力,長遠來看,隨著人力成本的增長、行業人員流動率居高不下,在倉儲物流場景中,機器人將會更多作用于企業的降本增效。
2025-04-14 14:57
2025-04-14 14:53
2025-04-09 12:40
2025-04-08 08:51
2025-04-07 12:08
2025-04-07 12:07
2025-04-07 12:06
2025-04-07 09:52
2025-04-07 09:49
2025-04-07 0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