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視科技聯合創始人兼CTO唐文斌
唐文斌強調說:“曠視不是一家技術公司,而是一家產品公司,一家以人工智能技術為核心的產品公司。”“沒有什么技術是不能被取代的,算法也好,技術也好,都是手段,最后能夠提供出去的是產品價值。”
中關村風云三十載,是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的重要參與者和見證者,記錄了中國IT互聯網行業從無到有、從蹣跚學步到如日中天的激蕩歷史。2011年那一年,在當時,對中關村來說,對整個中國互聯網來說,似乎都是個非常普通的年份。
那一年,BAT的格局依然穩固。李彥宏在一年一度的百度大會上,只是在展示個性化的新首頁;那一年,微信剛剛推出第一個版本,移動互聯網浪潮剛剛涌起;那一年,阿里巴巴集團還在整合自己的電商,宣布將淘寶網分拆為三家公司一淘網、淘寶網、淘寶商城。
而就在那一年,一位清華大學的學生唐文斌拉著他的兩位同學,創辦了一家人工智能(AI)公司——曠視科技,這比喊出“AII in AI”的百度早了6年,比友商商湯科技成立早了3年。
如今,七年過去了,唐文斌回想起學生時代就毅然投身人工智能領域創業至今的心路歷程,他總結了四個字:守正出奇。
清華姚班的天才少年們
清華曾流傳一句話,半國英才聚清華,而清華一半英才在姚班。
神秘而光環縈繞的姚班,官方正式叫法是清華學堂計算機科學實驗班,由姚期智院士創辦于2005年,旨在為中國培養國際一流水平的計算機人才。
能進入姚班的學生,幾乎清一色都是數學、物理及信息學競賽的金牌選手,是各省高考前三甲。在清華,能進入姚班是所有清華理工科學生的夢想。
曠視科技的三位創始人唐文斌、印奇以及楊沐,都是出自清華姚班的高材生,唐文斌、印奇是2006級同班同學,楊沐比他們小一屆。
唐文斌是浙江紹興人,從小就是電腦編程高手,初中還未畢業就“毛遂自薦”進入紹興一中高中部,先后獲得全國信息學奧林匹克聯賽一等獎、全國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獎等大獎。高二時,被保送清華大學。此后,又成為首屆“Yao Award”金牌獲得者,連續7年擔任清華大學信息學奧林匹克的總教練。
少年天才們的天分加上姚期智院士的專業訓練,為中國計算機領域培養了一大批高端儲備人才。他們在姚班相遇,志同道合,成為AI創業的新生一代。
2010年,那時唐文斌在微軟亞洲研究院實習做圖像搜索,印奇在隔壁組做人臉識別,兩人就熟絡了起來,經常相約在北京希格瑪大廈附近的一個日料餐廳聊天。
唐文斌當時就判斷,未來肯定會出現很多智能設備,但智能設備一定要能像人一樣感知很多東西,而視覺之于感知至關重要。印奇也深以為然。
然而,最初他們只有對視覺這個方向的篤定,對于具體的實現場景和商業化的考量完全都是模糊的。所以,唐文斌和印奇約好,畢業后印奇去國外讀書,唐文斌去大公司鍛煉,積累些經驗之后,兩三年后合伙創業,方向就是他們共同看好的視覺技術。
初試牛刀引來天使投資
時間到了2011年,唐文斌注意到iPhone4的出現,使得手機歷史上第一次出現了前置攝像頭,這一創舉啟發了無數創業者的心智。
于是,在清華實驗室的一個暑期項目中,唐文斌和好友印奇一起做了一款人臉追蹤的游戲《烏鴉來了》,游戲通過攝像頭檢測人頭頸部的運動,來控制稻草人左右驅趕飛來偷南瓜的烏鴉。后來,由于開發工作量和難度不斷加大,唐文斌就請來擅長數據挖掘技術的姚班師弟楊沐加入,聚齊了后來曠視科技的三位聯合創始人。
由于玩法非常新奇,《烏鴉來了》很快就上升到蘋果App Store中國區免費榜前三名,吸引了多家資本的注意。此時,聯想之星也找到了唐文斌團隊,決定作為天使投資人扶持三位年輕人走上創業之路。
“我覺得學生創業好的一點就在于沒有什么可害怕可失去的,何況還有人給買單,我們覺得蠻值得試一試”,唐文斌透露了當時的想法。
于是,2011年10月,唐文斌與姚班同學印奇、楊沐共同創立北京曠視科技有限公司,至此,姚班“三劍客”的AI創業大幕正式拉開。
曠視科技三位聯合創始人,從左至右依次為:唐文斌、楊沐、印奇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命運在冥冥之中指引著唐文斌和他的團隊踏入AI的創業殿堂,開創了一個新的時代。只是,當時,連他們自己都未意識到。
挫折中摸索轉型
成功從來沒有那么容易。《烏鴉來了》這款游戲帶給唐文斌這個年輕團隊帶來的驚喜很快就消退了,因為他們發現《烏鴉來了》雖然很叫好,但是用戶的付費意愿很低。
此后,唐文斌帶著團隊又開發了幾款游戲,依然未成大器。他開始反思,游戲并不是他們擅長的,他們真正擅長的是視覺識別技術,而游戲這個場景或許并不能讓這項技術發揮出最大價值。
深刻反思之后,還是要回到初心——人工智能,重新出發。
唐文斌認定深度學習是改變整個人工智能格局的關鍵技術,最終深度學習會成為未來機器的大腦。在此之前,他們需要先把大腦引擎的一部分做出來,其中視覺在人的所有感官里信息量是最大的,高出聲音、嗅覺等數個量級,所以曠視決定從視覺這個角度切入人工智能。
技術的本質創新要與場景應用相結合,這樣才能把技術變成最好的產品去落地,場景成熟的時候,技術也會慢慢往前跑。
2012年,為了一邊尋找到合適的技術落地場景,一邊完成技術積累,唐文斌和他的團隊推出了Face++平臺,通過API的方式提供互聯網服務,先把好的技術開放出來,讓大家都能用,然后在這個過程中一起探索和發現最后在哪些場景中可以給用戶帶來價值。
當時,美圖秀秀、世紀佳緣、百合網、快手等APP都使用過曠視Face++平臺提供的技術,2012年,他們為這個公司寫下注腳,要做“最好的人臉識別云平臺”。
技術和場景雙輪交替驅動
唐文斌和他的曠視科技苦苦尋找到的真正有價值的第一個技術落地場景是金融,而這要感謝支付寶的啟發。
2014年,支付寶在尋找一家可以提供人臉在線核驗身份的技術公司,掃遍整個中國,最后發現居然只有曠視科技可以做到。曠視突破了重重技術難點,最終為支付寶量身定制了一套解決方案。
2015年3月,在德國舉辦的漢諾威IT博覽會上,馬云親自演示了“刷臉”支付,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提供這項“線上實名身份認證”技術的曠視科技也受到外界關注。目前,支付寶背后的曠視科技的人臉識別技術已經達到十萬分之一的誤識率,通過率接近98%。
此后,各路金融機構紛紛找來。如今,曠視科技先后為平安銀行、中信銀行、江蘇銀行、小米金融、宜人貸、中國電信翼支付等多家金融機構提供Face ID互聯網身份驗證服務。
順著這個思路,曠視科技又成功找到了安防這個應用場景。
2014年,曠視科技開始給政府相關部門提供包括情報、指揮等在內的基于視覺的智能化決策體系。唐文斌透露,去年通過曠視提供的技術和產品,協助公安抓捕了5000多名逃犯。
除了直接識別逃犯、報警、協助公安抓獲之外,曠視還可以根據觀察到的人物行為模式進行犯罪預警,提前判斷出可能的犯罪行為。
曠視科技“天眼系統”
此外,曠視科技在杭州G20峰會、廈門金磚峰會、海南博鰲論壇等多次重大活動中均被“點兵”,參與到高級別的安保工作中。
一路摸爬滾打,2015年的時候,曠視在成立第四個年頭的時候,終于確立了如今的商業模式,曠視內部將此命名為“技術和場景雙輪交替驅動”的核心方法論。
競爭讓我們跑得更快
2017年被業界稱為AI元年,也是AI大爆發被外界普遍關注的時間節點。
這一年,谷歌收購DeepMind、AlphaGo重創人類、IB+M打造Watson平臺、百度進軍無人汽車、阿里聯合杭州市政府打造“城市數據大腦”、騰訊成立AI實驗室……
這一年,人工智能入選“2017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流行語”,國務院印發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
AI領域創業者蜂擁而至,人才緊缺,資本高度集中,競爭也愈發激烈,計算機視覺賽道最為典型。
談到跟友商的競爭,唐文斌笑說:“我們跟競爭對手經常打,但我覺得其實是蠻好的。當我們自己一家在前面領跑的時候,我覺得我們跑得不夠快。但我們現在遇到一些競爭時,我們跑得比我們想象的更快。大家是在互相促進的過程中。”
目前,市場上的人工智能公司,分化為兩個流派。一派是用標準化的技術做技術平臺,試圖賦能百業。另一派是,先選擇幾個垂直的行業深扎下去做透,將來再去賦能別的行業。
“技術平臺一定是你把兩三個場景已經打得足夠透了之后再去賦能,而不是說一上來就賦能。我們現在做的事情就應該是把兩三個場景打得足夠透,去做效率變革,守正方能出奇”,唐文斌認為,現在的技術還是要按場景去解決問題,不是放之所有場景都適配,所以必須根據不同的場景去做優化。對用戶價值進行完整的交付,才能形成閉環價值。
每個行業都會被AI改變
歷史的車輪不斷向前發展,這代人幸運地遇到了與蒸汽機、電力、計算機的發明同等量級的新事物——人工智能。這股力量甚至被稱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終將驅動產業結構、城市形態、生活方式和科技格局的顛覆式變革。
對于未來,唐文斌預測,因為有了人工智能,向前看10年,幾乎每一個行業都可能會不一樣。每一個行業的構成都會不一樣,會以一套更有效率、更低成本的方式來運行。
“有一種說法是,因為有了人工智能,所有生意都值得重新再做一遍”,唐文斌深以為然,他說AI也好、IoT也好,技術提供了很多手段和選項,當你的成本結構和效率結構變化的時候,很多的場景玩法可能就不是現在這個樣子了。
2025-04-07 12:08
2025-04-07 12:07
2025-04-07 12:06
2025-04-07 09:52
2025-04-07 09:49
2025-04-07 09:43
2025-04-03 09:11
2025-04-03 08:56
2025-04-03 08:51
2025-04-03 0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