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電商的發展,對物流服務能力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流智能化加速發展。就倉儲機器人而言,隨著資本的熱衷、技術的進步以及政策優勢等因素,近兩年飛速發展,競爭格局逐漸形成,但不變的是對技術、安全應用以及創新的探索。
競爭格局初定
談及倉儲機器人,不得不提Kiva Systems倉儲機器人公司,它是全球知名的物流機器人技術先驅。到2012年,亞馬遜宣布以7.75億美元(約合48.6億元人民幣)全資收購Kiva,并開始應用到物流倉儲業務中,更是引爆了整個市場。
在國內,眾多倉儲機器人企業都是Kiva的追隨者。目前,倉儲機器人主要分為兩種:一是目前在國內比較成熟的貨到人的AGV及智能倉儲機器人(預定路徑),二是還處于應用早期的自主移動AMR(具有感知能力),在國內還沒有成功的企業。所以,本文我們主要探討第一種情況。
其實,國內倉儲機器人的發展從2015年左右開始,之后的幾年,不管是數量上還是資本市場,熱度不減。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約有50余家倉儲機器人公司,除了京東、阿里、蘇寧等電商巨頭外,極智嘉、快倉、海康威視、曠視等創業公司和老牌企業也紛紛布局該領域,且受到資本市場大力關注。
海康威視的AGV
首先,在資本方面,僅2017年度,我國物流機器人累計融資事件42起,其中倉儲機器人占34起,整體行業的融資金額就超過了10億人民幣,是2016年的數倍。到2018年,這個數據也在繼續,就前段時間Geek++宣布完成了由華平領投的1.5億美元B輪融資。
其次,在市場格局上,國內的倉儲機器人格局初定,且梯隊分化愈加明顯。目前,基本形成了以Geek+(極智嘉)、快倉、海康機器人為主的第一梯隊,以及以艾瑞思機器人、馬路創新、牧星智能為主的第二梯隊;第三梯隊,則是是眾多創業公司或者傳統AGV公司,產品原型或未成熟,無實際應用案例。
快倉機器人
其中,這些企業創始人大多都具有深厚的行業背景。比如,Geek+的創始人鄭勇曾在ABB等機器人公司工作多年,由于受Kiva System的啟發,于2015年創立了Geek+。
Geek+機器人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第一梯隊企業市場份額基本達到了80-90%,其無論是在技術成熟度,還是行業應用案例、運營經驗以及出貨量等方面都具有很大優勢,且與第二梯隊企業拉開差距。
最后,在應用場景方面,大多應用在電商、零售業、3PL、傳統升級、智能制造、鞋服業、醫藥、食品、日用品、煙草等倉儲物流行業。
以電商為例,很多倉儲機器人公司與電商企業進行了深度合作,比如快倉的AGV廣泛被運用于菜鳥、唯品會等電商企業中。Geek+也向唯品會、蘇寧等電商企業提供產品,
當然,不同倉儲機器人公司與電商企業的合作方式也大不相同。這里主要分為三種:一是側重與具體的某一家公司合作,類似亞馬遜與Kiva,比如菜鳥與快倉,做定制化需求發展;第二種是類似馬路創新與京東,進行全面的資本與場景落地合作,但又同時相對保持一定的獨立性;第三種則是類似極智嘉,游離于電商資本之外,意圖做全行業的一個平臺。
技術是倉儲機器人發展核心
隨著電商、快遞業的迅速發展,倉儲機器人應用范圍不斷延伸。加之電商發展下,人們的需求的個性化和差異化特征,對于倉儲機器人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
實際上,倉儲機器人涉及多方面的核心技術,比如運動控制、避障機制、導航技術、視覺識別、機械結構、使用算法等等方面。
就拿導航技術來說, Geek+與快倉的機器人都采用了二維碼的導航方式。也就是,在地面上粘貼二維碼,用于指引機器人如何在“棋盤”上移動,這套解決方案也被認為兼具低成本和高精度的優勢。據知情人早前透露,這兩家公司都在考慮升級二維碼導航模式,采用更先進的視覺導航(SLAM)。
在技術的重要性方面,極智嘉CEO鄭勇和快倉市場部總監孫迪表達了相同的看法。
鄭勇曾在接受物流與技術應用雜志采訪時稱,持續提升技術水平,創新解決方案以實現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是機器人行業發展的重點所在。鄭勇認為,室內機器人視覺導航技術會與室外的無人駕駛有越來越多的重合,這也意味著對機器人的智能化程度以及安全性等要求都會越來越高。
孫迪也表示,未來智能倉儲機器人的技術核心,一定是基于倉內無人駕駛技術平臺的,平臺擁有機器視覺、多傳感器融合、多車協同、機器學習,環境感知等技術,讓倉儲機器人可以睜開眼,能思考,會溝通,有靈魂,通過擁有這樣基礎能力的技術平臺,賦予不同產品形態,運用到整個倉儲物流每個環節,真正實現倉庫作業省力化乃至無人化。
當然,除核心技術外,應用技術也尤為重要。
正如業內專家彭明華所說,AGV是一種定制化產品,所以說最好情況下企業所需要的AGV應從最后一步的立庫開始做起,反推向配送,乃至于生產線,從而達到生產車間和物流倉儲的標準統一。因為生產線是已經固定不動的,而且每個企業車間的基礎建設情況都不一樣,生產線甚至說是高低不同的。”
創新對于一個企業就是命,尤其是AGV
快倉創始人楊威強調,創新對于一個企業就是命,尤其是他們。
但對于AGV倉儲機器人來講,這也很難。
首先,技術上成熟周期長,技術創新和優質人才難獲取。
楊威曾在接受億歐采訪時表示, AGV行業目前遇到兩個問題:
一方面是,技術上的創新和高質量優質人才。楊威認為,AGV需要很前沿的技術,而且技術研發人才很貴,這些優質的頂級人才資源很難獲取。
另一方面是,技術的成熟是有一定周期的。新的技術出現需要把他們結合成產品,新技術不是不穩定,而是它的成熟是有周期的,你需要把一系列的信息做成產品,這個挑戰很大,很關鍵。
其次,我國倉儲機器人事實上仍然處于初期階段,倉儲機器人的穩定性不高。
京東集團副總裁肖軍認為,從倉儲機器人實際應用的層面而言,穩定性是更為重要的一點。因為穩定性是倉儲機器人走向產品化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如果沒用穩定性可以在實驗室研究開發機器人,由專業研究人員解決突發意外,但上升到產品層面,就必須要實現穩定性。
北京賽迪機器人測評工程技術中心發布的《貨到人倉儲機器人測評成果》中顯示,目前,國內市場上倉儲機器人不同程度的問題存在50個,其中基本參數問題6個,功能性問題14個,性能問題7個,機械電氣安全問題15個,產品說明書及相關技術文件問題3個,人員、管理與運維問題5個。此外,50%的產品控制系統和上位機軟件會出現崩潰現象,很多機器人產品存在障礙物檢測盲區。
這是什么意思呢?
簡單來講,就是安全問題存在很大隱患。比如因機器人運行不穩定導致貨架傾覆、因電池問題導致的機器人失火事件、突發事件發生時機器人沒有靈敏反應機制等。
2025-04-02 09:01
2025-03-31 15:35
2025-03-31 15:33
2025-03-26 11:46
2025-03-26 11:45
2025-03-25 08:58
2025-03-24 11:41
2025-03-20 13:44
2025-03-17 12:35
2025-03-12 1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