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是四十年前中國毅然決然的一次啟程遠航,是一艘為了追趕時代的巨輪。1978年到2018年,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的變化有目共睹,這關鍵的一步,讓中國迅速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綜合國力顯著提高,人民生活極大改善,也使中國有了“世界工廠”之稱。
然而,粗放的發展方式也伴生著巨大的風險,積累了深層次的矛盾:經濟結構不合理、部分行業基礎產能過剩、大量核心技術空白等。特別是在工業領域,雖然“made in china”已經遍布全世界,但是中國近代以來,對比英、美、日等國家,中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術的企業比例較低,很多無自主品牌、無自主設計、無核心技術的“三無”中資企業,僅靠代工生產來賺取微薄的利潤。這就導致了中國對外技術依存度很高,這一數值超過50%,而美、日則僅有5%左右,這是巨大的差距。中國工業缺乏自主產權核心技術這一問題,使得中國制造在往“中國智造”這一道路上困難重重,也成了改革開放踏出下一步的阻礙之一。
特別是在工業生產作業環節,中國許多作業車間,仍然處于老舊、落后的人力生產模式。這種生產模式,不僅僅效率低下,還使得中國工業限于工藝落后無法全面升級。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也致力于將中國制造往“中國智造”發展,致力于讓中國工業向著智能化制造發展,但歷史遺留下來的難題使得中國工業的轉型升級步履維艱:大量核心技術被國外壟斷,引進價格過高、中國企業缺乏對核心技術自主研發能力。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改革開放提出:下一步不僅僅要繼續改革,還要深入改革,沒有可以奉為金科玉律的教科書,也沒有可以對中國人民頤指氣使的教師爺。
令人欣慰的是,有這么一群仁人志士,立志于打破國外技術壁壘,掌握自己的核心技術。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制造業出現了各種類型的工業機器人,使得傳統制造業在生產流程及生產工藝上,完成了局部化的轉型升級。但這又產生了另一個問題,生產效率的加快,使得人力物流運輸遠遠滯后于生產,這就造成了生產產能浪費,而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便是將工業物流升級。但這并不是一拍腦門就能夠完成的,限于國內生產車間的特性,傳統的有標識智能搬運機器人AGV應用受限,它需要對廠房進行大范圍的改造與鋪設導航標識,其成本是多數中小型企業難以承擔的,但工業物流智能化是中國工業的轉型升級與深化改革開放的必需一步。所以,研發出適用于中國工業普遍廠房的智能搬運機器人AGV迫在眉睫。
長期的技術壟斷與起步較晚,能研發出適用于中國普遍工業環境的智能搬運機器人AGV的企業寥寥無幾,能實際應用投入使用的更是少之又少。中國蘇州的一家民營企業艾吉威機器人有限公司則是其中的佼佼者,艾吉威公司在搬運機器人AGV導航技術研發上,沒有一味的采用拿來主義,而是另辟蹊徑、匠心獨具的研發出真正適用于中國工業大環境的無標識激光自主導航AGV,真正意義上打破了技術壁壘,填補了中國在這一方面的技術空缺。
艾吉威無標識激光自主導航AGV的誕生,是時代命題下中國十多億人民奮發精神的寫照,是艾吉威團隊160余人多個日日夜夜努力的成果。這對于中國的制造業企業來說,也是一次智能化物流轉型和升級的機遇。借助艾吉威的AGV智能物流系統,中國已經有許多企業成功轉型升級,其中行業涵蓋了輪胎、服裝、汽車、3C、機械等等,甚至出口歐盟,并已實現了全球領先的無標識導航智能AGV工廠智慧物流大規模集群應用。
改革開放40年后的今天,中國在移動搬運機器人領域已實現技術上的引領,但我們不能止步于此,在偉大振興這一途中,中國需要更多像蘇州艾吉威這樣堅持自主研發的公司伴隨中國工業一同進步,不斷推進我國經濟社會的持續健康發展與工業智能化轉型發展。
2025-04-03 14:36
2025-04-03 14:34
2025-04-03 09:13
2025-04-03 09:10
2025-04-03 09:09
2025-04-03 09:04
2025-04-03 09:03
2025-04-03 09:03
2025-04-03 0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