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口紅利逐漸消失,依賴人力的物流行業正努力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從傳統模式向智能物流升級。面對新時代的種種挑戰,“小米加步槍”的傳統裝備已不能滿足物流業的快速發展,傳統降本增效的方式已行至盡頭,如果不大規模地應用智能化設備,物流企業面臨的不是能否走遠,而是能否生存的大問題。目前,在倉儲、運輸、配送等領域,物流硬件設備都處于智能化進程中,今天就本文介紹一下那些已經充分商用和將會商用的智能硬件設備。
智能倉儲機器人
“中國的倉儲管理就是看守倉庫、搬運貨物,實在太累了?!毕嘈艓啄昵斑@還是大部分人對于物流倉儲的印象,那時人是搬運揀貨的主體,每天走4萬步很正常,高峰時期每個人手持訂單拉著拖車來回折返跑,拼命干活還是解決不了物流滯后的問題。
隨著我國倉儲物流的升級,物流裝備正從自動化向智能化發展,其中,智能倉儲機器人的應用格外典型。應用智能倉儲機器人進行智能揀選、智能分揀和智能搬運之后,工作人員只需要每天走4千步就夠了。今年“雙十一”前投入使用的中國最大的機器人倉庫——菜鳥“未來園區”就是很好的例子,在近3萬平方米的庫區內,近700臺智能倉儲機器人各司其職,形成了一個繁忙的智能運輸和工作系統,串接了包裹生產的所有業務流程。這背后是智能倉儲機器人供應商快倉和菜鳥一起進行機器人集群調度。
與傳統制造業的工業機器人實現自動化不同,智能倉儲機器人可以利用機器視覺、路徑規劃、機械控制、人工智能算法等技術實現更復雜的擬人操作??靷}CEO楊威更是提出了“五年內,實現四面墻內智能駕駛,讓人類不再搬運”的目標。
近年來,智能倉儲機器人的軟硬件技術不斷成熟,前不久快倉推出了可以實現無碼導航的第三代智能機器人,另一大巨頭Geek++也宣布將向著更廣泛的人工智能機器人方向發展,建立更多生態體系,新產品已進入研發期。
目前倉儲機器人行業的全球市場規模在200億美元左右,中國第一、美國第二,兩者占據了全球八成的市場容量,2016年全球市場規模的增速為38%,中國的增速為88%。在中國智慧物流市場高速增長的大環境下,中國倉儲機器人市場有望領先。
提到無人叉車的優勢,人們一般想到的是節省了叉車司機的招聘、培訓、試錯成本;其次就是,無人叉車比叉車司機更高效、穩定、精準。但除此之外,無人叉車還有幾個突出的優勢:可以大幅降低產品、材料和場地方面的損耗,并保證作業環境安全;可以在惡劣場景下執行物料搬運;可按需租用;更適用于大規模作業,多輛同時行駛,自動避讓,貨物擺放精確規范;更加柔性化,適應性更為廣泛。
11月23日,智久無人叉車商用落地德邦快遞浦東分撥中心,當天智久和德邦聯合舉辦了無人叉車和叉車司機的對抗賽,結果證明,在速度方面二者不分伯仲,但無人叉車在多機調度、多車協同、行走路徑優化等方面更具備優勢,而且一方面無人叉車的狀態不會像叉車司機那樣出現下滑;另一方面,叉車司機的精力體力有限,而在技術的加持下,無人叉車性能的上升空間非常巨大。
目前,無人叉車的應用可以使倉內成本下降30%,毛利潤增加7%。此外,通過監控系統,可以看到每臺叉車的位置和運行情況,同時可以發布指令指揮叉車的運行和工作,1個人就可以實現對多臺叉車的調度和使用,節省了人力。
可穿戴設備
一件飲料酒水類商品的重量約為10~20kg,電商大促時一名倉儲工人一天需要彎腰3000次,持續這樣的操作對工人的身體消耗很大。今年618期間,京東物流為員工配備了升級后的第2代外骨骼機器人,材料更為輕便,控制系統升級為自動控制+藍牙手套自主控制雙模式,助力提升了60%,最高可助力員工從容搬運50公斤。外骨骼機器人應用自適應學習算法、多套控制系統等先進技術和儀器,可以大幅增加使用者的力量和速度,短時間內可以使倉庫中的整體效率提高30%以上。如果在分揀、打包、裝卸車等關鍵物流環節規模應用,長期來看,可以為倉儲配送提升運營效率200%以上。
2025-04-21 12:14
2025-04-21 12:11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
2025-04-17 08:13
2025-04-16 10:55
2025-04-16 08:50
2025-04-14 14:57
2025-04-14 1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