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上“工業4.0”翅膀打造龍頭企業
近日,湖南中南智能裝備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賀禮(右)和技術工程師一起研究產品技術創新。 長沙晚報記者 黃啟晴 攝
長沙晚報記者 吳鑫礬
時下,長沙智能制造發展方興未艾,眾多機器人企業在此聚集。如何從中脫穎而出,發揮龍頭示范效應?湖南中南智能裝備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賀禮認為,除了通過實施智能制造、創新發展做大做強企業自身外,還要通過平臺建設輻射本地企業、推動智能制造技術在長沙的創新和擴散。
賀禮口中的平臺,正是今年該公司與長沙市人民政府、德國西門子共建的湖南工業4.0(中南智能)創新中心。目前,該創新中心已進入裝修階段,預計明年一季度正式開業營運,屆時將為本地孵化和培育更多的智能制造示范企業、智能制造解決方案服務商。
產品創新
專利數量在智能制造領域排全國第二
近日,記者走進位于長沙雨花經開區的中南智能,看到眾多技術工人正在為一臺航天打磨機器人進行調試。
作為省級國有智能制造平臺,中南智能以工業機器人技術為核心,提供的產品與服務覆蓋了國內“陸、海、空、天”四大領域,是國內應用領域最廣的機器人企業。今年上半年,公司新簽訂單達1.4億元,營收逾5000萬元。
“我們通過不斷自主創新,推出了湖南首臺自主研發的工業機器人‘長沙一號’,結束了國外品牌在汽車制造等高端行業的壟斷。”賀禮說,以汽車智能裝備系統產品為例,產品從簡單的系統集成工作站逐漸向復雜的智能化車間和工廠演變,機器人技術從計算智能逐漸向感知智能的方向發展。比如應用在湖南獵豹汽車玻璃涂膠生產線上的“長沙一號”,可實現噴涂、碼垛、上下料等工序全部智能化,并能做到精準測量、精準涂膠、精準安裝。
“能在多個領域取得突破,得益于我們在自主研發上的投入。去年,中南智能的專利數量在智能制造領域排名全國第二。” 賀禮說,公司目前擁有專利近200項。未來3年,公司還將通過“3個1000”的工程(即培育1000名行業優秀工程師、產出1000項專利和知識產權、服務1000家有代表性的客戶)來保證公司的創新能力。
智能制造
打造最先進的工業4.0技術創新平臺
今年3月,長沙市政府、德國西門子、中南智能三方共建湖南工業4.0創新中心,共同致力于智能制造技術研究與發展。創新中心預計明年一季度正式開業營運,將依托中南智能豐富的行業經驗、最廣的應用場景,結合德國西門子先進的工業4.0技術,為本地孵化和培育更多的智能制造示范企業、智能制造解決方案服務商。
“創新中心最核心的技術是數字化雙胞胎技術。通俗地說,就是以數字化方式拷貝一個物理對象,模擬對象在現實環境中的行為,對產品、制造過程乃至整個工廠進行虛擬仿真,從而提高制造企業產品研發、制造的生產效率。”賀禮說,這項技術可用于產品的智能升級、生產的智能升級、服務的智能升級,幫助客戶提升產品質量和生產能力,降低整體成本。
標準化建設
牽頭籌建智能制造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目前,我們已獲批牽頭籌建湖南省智能制造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賀禮說,今年11月,湖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批復同意成立第一屆湖南省智能制造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就掛靠在中南智能。
“標準化是行業互聯互通的關鍵,要在一個行業內實現智能制造的大范圍覆蓋,標準化必須先行。”賀禮說,無論是德國還是美國,他們都意圖建立自己的標準并將其推廣至全球,以維系對制造業的主導權。而作為省級國有智能制造平臺,中南智能也將抓住智能制造標準化的機遇,致力于本地乃至全國的標準化建設,并搶占全球制造業的主導權。
對話
記者:湖南工業4.0(中南智能)創新中心運營后,對長沙智能制造發展有何幫助?
賀禮:創新中心將面向長沙所有企業,提供各種層次和各種形式的知識、技術和產品服務。通過創新中心的建設和運營,中南智能公司將進一步發揮其作為湖南智能制造省級平臺的功能和作用,完成省、市政府下達的各項任務指標。同時,極大地吸引和促進西門子公司在長沙設立獨資的區域分中心,多方助力長沙市構筑智能制造高地,大幅提升長沙智能制造產業綜合競爭力。
記者:對長沙“千人幫千企百日大行動”有何期待?
賀禮:長沙智能制造市場潛力大,應該充分挖掘。希望市委、市政府可以深入了解企業需求,重點圍繞智能裝備和產品、智能生產、智能服務等領域,完善政策支持體系,選擇一批像中南智能這樣有基礎、有條件的企業開展試點示范,在省、市進行大力推廣。充分發揮智能制造企業與傳統制造企業信息交流與對接合作的橋梁作用,為企業搭建智能制造合作平臺。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
2025-04-17 08:13
2025-04-16 10:55
2025-04-16 08:50
2025-04-14 14:57
2025-04-14 14:53
2025-04-09 12:40
2025-04-08 0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