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德國的相關媒體知道,目前人類和機器的分工比例在71:29左右,據世界經濟論壇的預測,到了2025年,機器將能做超過半數的工作。不過這一變化并不會導致人類大量失業,反而將創造更多新的就業形式,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
世界經濟論壇的這項研究對全球300家公司的高管就技術變革進行了調查。研究人員計算出,2022年全球約有7500萬個工作崗位將遭裁剪;與此同時,將出現1.33億個新的工作崗位。
未來需求更大的職業包括數據分析師、軟件開發人員、在線交易和社交媒體專家。需要人際交流和接觸的工種也將再度升溫,包括銷售、營銷和客戶服務。有失業危險的大多是負責日常程序化工作的,如會計、行政、人力資源部門的崗位。
歐洲經濟研究中心主席AchimWambach和《德國商報》的編輯ChristianMüller呼吁國家采取進一步行動,支持勞動力市場的轉型。他們表示:數字化轉型將導致勞動力的進一步分化。一方面,專家技術型人才將獲得高薪和固定的工作崗位;另一方面,將出現新的一類以“日薪”計算的小工種,這些零碎的工作將通過網絡來分配。
2025-04-09 12:40
2025-04-08 08:51
2025-04-07 12:08
2025-04-07 12:07
2025-04-07 12:06
2025-04-07 09:52
2025-04-07 09:49
2025-04-07 09:43
2025-04-03 09:11
2025-04-03 0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