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靜穿梭于校園、自動規避行人障礙物、指定地點自動停車……繼亮相北京、西安、河北雄安新區之后,9月28日,京東物流華南地區第一臺智能配送機器人正式落地運營,并在中山大學新華學院校園完成首單配送。這也是無人配送技術首次在廣東地區正式落地運營。
據介紹,此次擔綱配送“主角”的是京東X事業部自主研發的第三代配送機器人產品,載重重量100kg,能夠根據配送機器人當前位置及周圍環境實時動態生成有效可行駛路徑。
京東第三代配送機器人進入中大校園。
此外,京東物流與中山大學新華學院管理學院宣布聯合成立“智能物流無人配送車產學研基地”,由京東物流投入科研技術人員、無人配送車及其配套設備等進駐校園,并以京東校園派為載體落實日常運營,首創“無人車維護學生隊伍”,提供大學生參與智能物流項目實踐機會,加速培育智能物流運營人才。
驗證碼或“刷臉”取件,用時不到半分鐘
物流配送機器人校園“開跑”,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南都記者了解到,一年多前,首批京東配送機器人就已經在中國人民大學完成幾百米距離的首單配送任務。今年618,京東第三代配送機器人在北京市海淀區開啟了全球首次全場景常態化配送運營,從封閉校園走向全場景常態化配送,涵蓋居民聚集社區和中關村軟件園等辦公園區,還可以完成配送站到快遞員之間的中短距離往返接駁。
南都記者在京東物流配送機器人華南“首秀”的現場實測看到,配送運營人員將貨品裝入配送機器人格口,配送機器人選擇路線后發車前往宿舍區、教學區或圖書館區域進行配送;配送過程中,配送機器人頂的激光雷達會自動檢測前方行人車輛,靠近三米左右會自動停車,遇到障礙物會自動避障,還可以攀登15度的上坡。
“機器人送貨”華南首秀↓↓↓
記者了解到,在客戶接收端,配送機器人從中山大學新華學院京東派出發時,會先向客戶發送一條短信告知收貨時間和地點,抵達配送點后,會再次發送一條告知到達的短信,帶有提貨碼等信息,客戶輸入提貨碼后打開配送機器人的貨倉,就可以取走自己的包裹;如果客戶當時不方便接收,也可以通過APP約定時間由配送機器人再次配送。客戶取完后格口關閉,配送機器人自行前往下一站或結束配送。
南都記者在現場注意到,客戶取件有“驗證碼取件”和“刷臉取件”兩種方式,首單配送的接收者陳同學選擇了“驗證碼取件”,從機器人抵達目的地到取出包裹,整個流程用時不到半分鐘。據京東相關負責人介紹,配送機器人具備高負荷、全天候工作、智能化等優點,可以極大提升配送效率,不過,諸如較大件包裹(放不進格口),或時效性特別強、生鮮產品、易腐蝕物品的配送,則有賴于人力配送。
取件可選擇驗證碼和刷臉兩種模式。
節省30%快遞人力,首創“無人車維護學生隊伍”
“京東自主研發的最新一代配送機器人具有三個特點,首先是可以實現動態路線的自主規劃”,京東物流華南分公司規劃實施部總經理王宇向南都記者透露,為了實現這一功能,配送機器人在此次來到校園之前已經歷了一個月的準備期,主要在現場采圖,“將學校地圖做成數字地圖后,儲存到機器人內存中,機器人出發前會根據采圖情況和GPS定位來自動規劃行駛路徑,精度達到厘米級”。
配送機器人的第二個特點是可以自動避障。據介紹,機器人借助身上分布的多個雷達傳感器和攝像頭進行360度環境監測,在行駛過程中會不斷獲取路面信息,自動規避道路障礙與往來車輛行人,識別紅綠燈信號并做出相應決策;第三個特點是通過大數據的深度學習識別地面標線。南都記者在現場看到,當機器人行駛近減速帶時,會自動停下來或者減速通過。
配送機器人行駛至減速帶會自動減速。
王宇告訴南都記者,“在京東所有的配送機器人中,這款自主研發的最新一代配送機器人主要針對‘最后一公里’配送場景,總共能放10個包裹,在學校里連續跑一天不用充電,經測算,整體可以節省30%的快遞員人力”,由于主要靠視覺感知行駛,除了惡劣性氣候影響能見度的特殊情況之外,其他天氣環境下,機器人均可以照常運行。
將配送機器人的日常維護交予學校學生完成,以深化校企產學研合作,也是此次落地運營的另一大亮點。南都記者了解到,京東物流與中山大學新華學院管理學院此前曾通過共建“中山大學新華學院電商·物流京苗實驗班”,共育復合型、應用型人才。此次合作,京東物流投入科研技術人員、無人配送車及其配套設備等進駐校園,與校方合作首創“無人車維護學生隊伍”——每日工作結束后,配送機器人會回到京東派駐校站點充電,而經過培訓后參與運維的學生便會進行相應的維護,直接參與智能物流運營項目。
據悉,京東物流已經在北京、上海、廣州等數十個城市布局配送機器人項目,此次在中山大學新華學院(東莞校區)完成第一次投放后,接下來,京東配送機器人還將擴大華南地區的運營范圍,計劃進入廣州、東莞、深圳、廈門、南寧等城市投放,具體數量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安排。
2025-04-17 08:16
2025-04-17 08:13
2025-04-16 10:55
2025-04-16 08:50
2025-04-14 14:57
2025-04-14 14:53
2025-04-09 12:40
2025-04-08 08:51
2025-04-07 12:08
2025-04-07 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