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出行到住宿,從兒童教育到老人服務,智能生活正深入上海的每個角落。
9月19日至24日,第二十屆中國國際工業(yè)博覽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行,本屆工博會共設立了8個專業(yè)展區(qū)、12個展館,有27個國家和地區(qū)的2631家展商參展。由科技部和上海市科委組織的“創(chuàng)新科技館”同期開展。
記者現場探營看到,從政府服務到智能生活,再到芯片技術,該展區(qū)系統(tǒng)展示了近五年來上海智慧之城建設的成就。
機器人服務員
上海科創(chuàng)中心建設以來,多次頒布配套政策,如科創(chuàng)中心22條、人才新政30條等,但要從中快速找到合適的政策,再了解如何辦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上海市科委推出了一款“政策服務機器人”,通過語音互動可以快速知曉政策。 上海市科委 供圖
2018年工博會現場,上海市科委推出了一款“政策北斗機器人”,通過語音互動即可快速知曉政策,入駐線下后,它還可起到導航作用。據合作單位眾標科技COO顧正嘉介紹,預計2018年底機器人就可進駐上海科委,并將爭取和科委辦公系統(tǒng)打通,用戶未來可以直接查詢辦理事項狀態(tài),進行反饋評價。
與此同時,在PC端和移動端,上海科委也推出了“政策北斗”服務系統(tǒng)。顧正嘉介紹,目前系統(tǒng)已接入上海市一網通辦,未來將結合大數據分析,助力政策的優(yōu)化。
機器人是工博會現場的一大亮點。從酒店服務到醫(yī)院運輸,記者注意到,這些由上海本土企業(yè)開發(fā)的智能機器人,已紛紛開始在上海應用。
木木機器人是一家創(chuàng)辦僅4年的公司,它現場展現了一款醫(yī)院物流機器人,小推車外型的它,可以自動尋路,上下扶梯,運輸藥品、被服、餐食、器材等,最大載重量有300公斤。
“針對沒有醫(yī)護專用路線的醫(yī)院,我們也設計了專用柜箱,有權限才能打開。”該公司客戶服務經理曹金鋒介紹,這款機器人目前已進入上海市兒童醫(yī)院等全國多家醫(yī)院。
成立僅兩年多的上海立明智能科技,帶來了一款和上海大學聯合開發(fā)的酒店引領搬運機器人,通過高清攝像頭、紅外感應、喇叭等硬件輔助,它可以自主行走,完成送貨。
“它確認客戶身份,到達顧客房間后,會撥打房間電話提醒開門,高頻率的應用包括運送外賣等。”該公司市場總監(jiān)施慶峰介紹,預計9月底這款機器人就會在上海的格林酒店上線。
上海立明智能科技和上海大學聯合開發(fā)的酒店引領搬運機器人。
隨著技術的進步,上海市民的日常生活,正變得越迎來越來越智能化。
如今,不少守在演唱會門口安檢系統(tǒng)中的人臉識別技術成為“逃犯克星”。展會現場,依圖科技就展示了自己的計算機圖像識別技術,在指定區(qū)域,同一個人多次經過,會被精準記下次數。
目前,這家位于上海的人工智能龍頭企業(yè),已與中國邊檢、中國海關、各直轄市公安局展開合作。2017年,上海警方就利用其人像系統(tǒng),破獲了八年前的一起爆炸自殺案件。
不僅僅是安防,從兒童教育到養(yǎng)老照護,也都在迎來了“智能革命”時代。
上海未來伙伴機器人有限公司針對幼兒開發(fā)的類似“大白”造型的機器人奧科流思。
現場,上海未來伙伴機器人有限公司展示了針對幼兒開發(fā)的類似“大白”造型的機器人奧科流思,它具有智能旋風吸塵系統(tǒng),特別之處在于,孩子可通過App編制程序,來指揮清掃。
而類似這樣的機器人,該公司已經研發(fā)了120余種,取得400多項專利技術。公司創(chuàng)始人希望,通過組裝機器人、編程,孩子們在動手動腦的同時,運動、思維、感知能力可以得到全面發(fā)展。
上海“愛照護”是一家養(yǎng)老照護公司,該公司也正著力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老年人的看護。現場,該公司展示了“獵豹看護系統(tǒng)”,攝像頭準確識別了人臉和四肢的關鍵節(jié)點。
“通過建模和算法,我們可以在后臺分析數據,來判斷老人跌倒的風險以及行為能力。”該公司算法開發(fā)工程師陳輝介紹說,目前這套自主研發(fā)的系統(tǒng)已經在上海普陀區(qū)的萬里社區(qū)長者照護之家應用。
現場展示“片上學習”
所有的人工智能,在應用時都仰賴于小小的芯片。芯片是計算力的核心所在。
上海是中國集成電路產業(yè)的一面旗幟。工博會現場,來自最前沿的芯片技術也紛紛亮相,與公眾見面。
上海西井科技現場展示了“片上學習”AI芯片DeepWell。 受訪者 供圖
上海西井科技現場展示了“片上學習”AI芯片DeepWell。該公司市場公關資深經理周敏介紹,這款芯片最大特點在于能做到深度學習的小樣本訓練達到較高識別率,并可隨時新增樣本進行增量訓練,以滿足用戶更多個性化的需求。
工程師現場向澎湃新聞記者做了一個展示,他將一個數字8寫成∞,起初芯片無法識別,但在告訴機器這是“8”,并多次重復教育后,芯片成功識別了出來。
周敏介紹,該技術已首先運用于全局化人工智能港口智慧升級。在不影響港口正常作業(yè)的情況下,可以毫秒級識別集裝箱箱號、狀態(tài)等數據,遠超肉眼識別速度,在保證安全的同時,箱號出錯率降低到零。
光刻機是芯片制造的關鍵設備,其集精密光學、機械、控制、材料等先進科技和工程技術于一體。因為起步晚,先進光刻機設備的核心技術一直被國外半導體設備巨頭壟斷。
工博會現場,上海微電子裝備有限公司展示了可加工90nm芯片的光刻機,這代表了中國目前最先進的水平。
上海微電子裝備有限公司光刻機現場展示。
“同樣的面積下,光刻的精度就可以決定芯片的性能高低。”該公司市場部工程師覃宗偉告訴澎湃新聞記者,目前該公司產品的多項技術,已達到同類產品的世界領先水平。
他也表示,盡管已經取得質的突破,但離世界先進的10nm乃至更高水平,整體上還是有著不小的差距。而目前,該公司已朝著45nm和22nm水平進軍。
盡管有很長路要走,但在一些關鍵領域,打破國外壟斷并非沒有可能。工博會現場,中微半導體設備(上海)有限公司就展示一款用于生產LED芯片的MOCVD(金屬有機化合物氣相沉淀設備)。
“2017年以前,中國MOVCD市場90%都是美國和德國廠商占據,但是在2017年,我們的產品占據到了70%份額。”該公司公關關系副經理熊祎告訴澎湃新聞記者。
1999年12月13日,首屆工博會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行。20年來,工博會展會規(guī)模從首屆1.5萬平方米拓展到本屆28萬平方米,展位數從514個擴大到1.3萬個,參展企業(yè)從最初412家發(fā)展到今年超過2600家,再創(chuàng)歷史新高。在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展,“上海制造”的新能源汽車有上汽、蔚來、威馬等,集中展示交易純電、插電式混動的可上新能源牌照熱銷車以及最新的智能網聯概念車。
2025-04-16 10:55
2025-04-16 08:50
2025-04-14 14:57
2025-04-14 14:53
2025-04-09 12:40
2025-04-08 08:51
2025-04-07 12:08
2025-04-07 12:07
2025-04-07 12:06
2025-04-07 0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