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淺談一下潛伏式AGV小車的兩種驅動形式。
AGV搬運機器人通常會用到兩種驅動形式《差速驅動》和《舵輪驅動》
那么下面就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兩種驅動形式的優缺點
如下圖所示:《差速驅動》和《舵輪驅動》
目前市場使用較多的為《差速驅動》形式
大家想必都了解,《差速驅動單元》的AGV小車配置一組差速驅動單元
可以實現單向循跡行駛功能,早期汽車廠的AGV小車大多是單向行駛循跡,因AGV小車只需牽引著物流臺車,單向運行即可滿足客戶應用需求,之后為了達到更多的使用需求,從而出現了雙向行駛的AGV小車,但是需要配置兩組差速驅動總成才能達到雙向行駛的功能。
事實上在現實的應用環境中,單向和雙向已經無法滿足客戶的更大使用訴求了,由于受制于廠房車間空間位置限制,更多的使用單位需要AGV小車具備全方位行走功能,即:AGV小車除了前進后退左右拐彎的功能還需要AGV小車實現原地旋轉,橫向行走即90度橫移,這樣能有效解決空間上對于轉彎半徑的限制,達到AGV小車應用最大的使用靈活性,來滿足不同客戶對柔性化生產的不同需求!
而差速驅動形式是無法實現90度橫移的行駛功能。
另外目前潛伏式AGV普遍是以磁條導航的方式,更高一級的導航方式如磁釘加慣性導航,激光導航,視覺導航,二維碼等方式。差速總成明顯不適用于后者高端導航方式,
如圖所示,
舵輪AGV小車,配置一臺舵輪即可實現雙向行駛的功能,從而節省AGV小車底部安裝空間。
配置兩臺舵輪即可實現AGV小車的全方位行走功能,
為什么早期潛伏式AGV小車沒有應用舵輪驅動的案例?
主要問題在于,早期國內外沒有能提供較低安裝高度的舵輪廠家,一般潛伏式AGV需要潛伏到物料臺車底部,所以設計高度一般較低多數整車高度在200mm-230mm以內高度,而早期市場上的舵輪驅動總成最矮的安裝高度也有250mm以上,所以無法滿足車子底部的安裝空間需要。
再來就是早期舵輪總成主要依靠進口,也主要是應用在大噸位AGV搬運機器人上,單價過高,貨期過長,售后服務欠缺等諸多因素造成。
2025-04-17 19:19
2025-04-17 08:18
2025-04-17 08:18
2025-04-17 08:17
2025-04-17 08:15
2025-04-17 08:14
2025-04-17 08:14
2025-04-16 11:04
2025-04-16 10:58
2025-04-16 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