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出臺在即,進入2018年6月,其關注度驟然提升。作為多年來改革開放的前沿和對外貿易的重要窗口,粵港澳大灣區已成為“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組成。同時,大灣區國際自由貿易港雛形的初顯,以及自貿區保稅倉智能化的建設等一系列物流產業升級,更是推進灣區現代物流業發展,提高其在“一帶一路”中競爭力的關鍵一環。
如今,粵港澳大灣區正在以特殊的歷史文化及區位優勢,承載著對外開放的使命,并將迎來新格局。在這個具有新時代重大意義和歷史使命的背景下,6月11日,智慧物流研究院聯合京東物流發布了“改革開放40年——粵港澳大灣區電商物流發展洞察”(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基于對大灣區近3年(2015~2017年)電商物流運行數據的深度挖掘和梳理,試圖勾勒一幅灣區物流基礎建設發展圖景,以此洞察改革開放40年巨變及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發展變革。
1 保稅倉建設力促灣區跨境時效不斷提速
粵港澳大灣由廣州、深圳、佛山、東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門、肇慶(市區)9市和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組成,作為一個擁有8500萬人口,經濟總量卻占全國1/8的區域,目前是與美國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和日本東京灣區并肩的世界四大灣區之一。
其中,憑借沿海發展優勢,珠三角港口成為全國最有活力的港口群之一。而珠三角地區能夠站在改革開放潮頭,并創造經濟增長的奇跡,港澳因素功不可沒。以京東物流香港倉為例,沃爾瑪、莎莎、屈臣氏等品牌先后入駐,各大品牌通過京東物流香港倉進行統一存儲、調撥、分揀。對于各大品牌來說,將香港倉作為主要集散地,不僅可以將商品送往內地,還可使歐美來的商品通過香港倉轉運發送至東南亞等地,形成國際供應鏈網絡。
在灣區的規劃中,廣東自貿區前海、蛇口、橫琴、南沙三大片區和港澳全面對接,將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重要亮點。根據報告數據顯示,以京東物流大灣區保稅倉為例,從全國來看,2015~2017年大灣區跨境進口商品占到全國40%以上,跨境商品金額也占到全國40%以上。
其中,南沙保稅倉2015-2017年訂單年均增速183%,訂單金額年均增速224%。香港倉2017年訂單同比2016年增長168%,訂單金額同比增長180%。
▲京東物流南沙保稅倉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
2025-04-17 08:13
2025-04-16 10:55
2025-04-16 08:50
2025-04-14 14:57
2025-04-14 14:53
2025-04-09 12:40
2025-04-08 0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