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亞洲市場、特別是電子制造業,對于工業機器人的需求不斷成長;而預期在接下來幾年,技術進展將使得這些機器人具備更多能力...
會幫我們吸地板、在公共場所擔任導覽員或是拆除炸彈的機器人可能感覺比較有趣,但那些負責組裝汽車以及在工廠生產在線幫忙拾取物品的機器人,在整體價值上要高得多,而且也有越來越多的工/商業或消費性應用產品是由這種機器人制造出來。
有一些最近發表的工業機器人趨勢研究報告指出,在亞洲市場、特別是電子制造業,對于工業機器人的需求不斷成長;而預期在接下來幾年,技術進展將使得這些機器人具備更多能力。例如德國的國際機器人協會(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IFR)發布之2017年工業機器人市場報告指出,工業機器人單位銷售量在2011至2016年的平均年成長率為12%,在2016年則較2015年成長16%。
以區域市場來看,亞洲仍是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中成長最快的,2016年單位銷售量成長19%,同期間歐洲與美洲市場則分別成長12%與8%;2016年度全球工業機器人銷售金額為131億美元。中國數年來一直是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在2011年到2016年之間每年平均成長率為31%。
雖然全球排名前兩大的工業機器人買主國是中國與韓國,2016年市場成長率最高的則是中國與美國,單位銷售量分別成長27%與14%;其次為日本市場與韓國市場,成長率為10%與8%;排名全球第五大工業機器人市場的德國則銷售表現持平。上述五個國家總計占據2016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售量的74%。(編按:臺灣在2016年排名全球第六大工業機器人市場) 002ednc20180404全球前十五大工業機器人市場 (來源:IFR)
以應用來看,汽車制造(市占率35%)與電氣/電子制造(市占率31%)一直是兩個最大的工業機器人應用領域。而相較于汽車制造應用在2016年僅6%的成長率,電氣/電子制造應用在過去幾年迅速成長,工業機器人單位銷售量自2015年來達到了41%的成長水平;在大多數亞洲市場,電氣/電子制造也是最大的工業機器人應用領域。
而IFR的報告也指出,只看特定市場的整體工業機器人單位銷售量數字、忽略每個區域市場/國家的制造業規模,很有可能會被誤導;為了提供更精確的分析,該機構還統計了制造業每1萬個從業人員中的工業機器人密度──該數字在2016年的全球平均值為74。
以區域市場來看,歐洲的工業機器人密度最高、達99,其次則為美洲的84、亞洲的63。以國家看,韓國的機器人密度最高、達631,其次為新加坡的488、德國的309、日本的303、美國的189以及中國的68。(編按:臺灣的機器人密度為177)
考慮中國的機器人采購總量,其機器人密度看起來偏低,該數字與2013年的25相較已經有大幅成長;不過中國要實現“中國制造2025”的先進制造目標,看來還有一段距離得努力。至于韓國成為全球工業機器人密度冠軍,則是因為該國的LCD、內存與汽車等電氣/電子制造業大規模布署工業機器人。
IFR的報告指出,光以汽車制造業來看,韓國汽車制造業機器人密度達到2,145;而美國與日本的汽車制造業機器人密度則分別為1,261與1,240。
在2018至2020年間,全球運作中的工業機器人數量預期每年平均成長15%。美國市場是自2010年開始大力推動生產自動化,主要目標是為了強化美國工業競爭力、同時讓制造業回歸美國本土;此趨勢在汽車制造領域特別明顯。美國制造業采用的工業機器人大多數是從日本、韓國與歐洲進口。
更能干、更具智慧的工業機器人
市場研究機構IDC的分析師指出,有數種技術會在接下來幾年為工業機器人帶來新的能力,甚至是催生其他種類的機器人。估計到2020年,有45%的新安裝機器人會具備至少一種智能功能,例如預測性分析、系統健康狀況意識、自我診斷、同儕學習(peer-learning),或是自主感知(autonomous cognition)等等。
以上為IDC全球機器人市場研究總監Jing Bing Zhang,以及服務型機器人市場研究總監John Santagate,在2017年11月發表“全球機器人市場十大預測”(Top 10 Worldwide Robotics Predictions)時的一部份內容。
Santagate表示:“那些并都是新技術,而是將額外的技術──如機器學習、智能功能、工業物聯網鏈接功能,還有因為鏈接能力而帶來的可預測性維護功能──導入現有的機器人;”IDC的另一個預測是,到2021年,會有智能機器人實體(intelligent robotics agents)負責監督工業機器人,并將它們的整體效率提升30%。
另一份由Allied Market Research在去年發表的報告(Industrial Robotics Market Report),則預測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將由2012年270億美元的規模,在2020年成長到410億美元,2013~2020年期間的復合年平均成長率(CAGR)為5.4%。
雖然汽車制造仍是最大的工業機器人應用領域,分析師預期該市場的成長將趨緩,CAGR在2013~2020年會降至約4.9%;原因是全球汽車產業在過去幾年表現低迷。而食品/飲料制造領域對機器人的需求快速成長,估計該應用市場在同期間的CAGR可達到6.9%。
編譯:Judith Cheng
2024-08-30 02:45
2024-04-15 09:16
2024-04-09 08:56
2024-04-07 08:07
2024-03-11 11:00
2023-08-17 09:41
2023-08-14 09:40
2021-12-22 11:57
2021-07-30 08:50
2021-07-27 0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