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搬運車(AGV)是現代化工廠中常見的運行載具,據研究顯示,在產品制程中有95%時間都耗在儲存、裝卸、等待加工和運送過程中流逝。因此在工廠的物流系統中,AGV所扮演的角色吃重。而業者在選擇...
無人搬運車(AGV)是
現代化工廠中常見的運行載具,據研究顯示,在
產品制程中有95%時間都耗在儲存、裝卸、等待加工和運送過程中流逝。因此在工廠的
物流系統中,AGV所扮演的角色吃重。而業者在選擇AGV時,則可依其導引方式的不同采用。
AGV的運行方式簡單來說是利用
自動或人工方式裝載貨物后,按照設定的路線自動行駛或牽引載貨臺車至指定地點,再用自動或人工方式裝卸貨物。除了充電時間與必要保養流程,AGV可全天候待機、運行,這對于制造業者在節省人工成本方面產生很大的效益。
智能工廠自動運行載具不可缺 AGV扮演角色吃重
除了
機器人可代替人類進行3D(Dirty, Dangerous, Difficult )工作之外,AGV在工廠內也替代了人類執行粗重搬運、單一無聊重復性的作業,是現今工廠必不可缺的運行載具。通常業界會根據AGV在行駛過程
中導航方式的不同做出分類。
常見的幾種類型大致上可從是否需在地面上設置物理路徑來區分,例如在行駛路徑上埋設金屬線的電磁導引,系通過對金屬線導引頻率的
識別來實現
導航,其優點是成本較低且可靠,但路徑難已更動且局限性較大。
另外一種與電磁導引極為相似的是在路面鋪設磁條軌道,通過磁感應信號實現導航的磁條導引。磁條導引與電磁導引相較之下更容易改變或擴充路徑,且鋪設簡單,但缺點是其易受周圍環境的金屬物質干擾,且磁條易受機械損傷。電磁導引與磁條導引目前在市場的使用率最高,市占將近4成,是業界常用的AGV導引類型。
慣性導航則是業界市占率次于電磁與磁條導引的一種導航方式。其是在AGV上安裝陀螺儀,并在地面上安裝地位塊,通過偏差信號的計算實現導航。雖其有地面工程需求,但較之有線導引、地面處理的工作量小,且路徑彈性較強。但缺點是成本較高,且導引精度與陀螺儀本身的制造精度有密切關系。
另外一種物理路徑則是光學導引。此種方式類似磁條軌道,只是將磁條換成涂漆或色帶,透過對攝影機采入的色帶圖象訊號進行處理而實現導引。雖然這種方式彈性好、設定簡單易執行,但色帶容易污染且受機械磨損,同樣對于環境要求過高,導致其可靠度與精度表現較差。
因為物理路徑常受機械磨損,在業者無太多成本考量的前提下,則可選擇非物理路徑的AGV導引。例如雷射導引的運行原理是在AGV上安裝雷射掃描儀,并在運行路徑的墻壁或支柱上安裝高反光性反射板的雷射定位標志,經由掃描儀發射雷射束后,接收由定位標志反射回的雷射束,便可計算出AGV當前位置及運動方向。
雖然雷射導引無需其它地面設施、且行徑路徑更靈活多變,但制造成本較高,對環境要求仍相當苛刻。而依據同樣的引導原理,AGV上的雷射掃描儀也可更換為紅外線發射器或超音波發射器,將導引方式變為紅外線導引或超音波導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