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15年“五一”勞動節
央視推出了八集系列節目《大國工匠》
8位不同崗位的勞動者
敘述了他們用自己的靈巧雙手
默默耕耘、匠心筑夢的故事
“工匠精神”便深入人心
你眼中或印象中的工匠
可能是這樣的
▲ “撈紙大師”周東紅——30多年來始終保持著成品率100%的記錄,他加工的紙也成為韓美林、劉大為等著名畫家及國家畫院的“御用畫紙”。
▲航空“手藝人”胡雙錢——創造了打磨過的零件百分之百合格的驚人紀錄。
或者是這樣的
▲ 絲毯工藝大師程美華——40余年堅守工藝,千萬個八字結打彎了食指。
▲ 托起火箭的“藍領院士”韓利萍——數控加工特級技師、航天一院首席技能專家、國務院首批高技能人才政府特殊津貼、全國技術能手。
他們大多有了一定的年紀
隨著長年累月的打磨、切磋
練就了爐火純青的工藝匠心
但你有沒有見過
這樣的工匠
看起來很年輕?
他可是一枚妥妥的90后“鮮肉”
年紀不大,本事卻不小
在富有技術含量的崗位上不斷精進
他參與了眾多新產品開發
如GSK RMD08機器人的支架、RB03A1機器人的大臂
20多歲的他已經是公司的技術骨干
帶領著10多個人的小組團隊
是同事口中的“羅工”
他就是我們公司的一名數控工匠
羅偉忠
▲ 4月27日,《廣州日報》對羅偉忠進行了報道。
90后的羅偉忠是廣州數控設備有限公司的一名數控機床的技術人員。從起初巧合地進入數控行業,他不浮躁、沉下心來苦學技術,攻破一個個技術難關。
2025-04-14 14:57
2025-04-14 14:53
2025-04-09 12:40
2025-04-08 08:51
2025-04-07 12:08
2025-04-07 12:07
2025-04-07 12:06
2025-04-07 09:52
2025-04-07 09:49
2025-04-07 0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