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時間4月23日,2018漢諾威工博會上,來自佛山的廣東嘉騰機器人自動化有限公司與庫卡前大股東——德國格林策巴赫機械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正式“聯姻”。
同一天,在距離嘉騰和格林策巴赫展位的不遠處,庫卡也迎來了現任大股東美的集團總部所在地,佛山順德的客人——佛山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順德區委書記郭文海帶隊到訪。
郭文海在庫卡機器人展區體驗庫卡人機協作產品。蔣曉敏 攝
去年初,美的完成收購庫卡案引起全球矚目。如果說這次收購為佛山引來了一大批“機械手”,專注于“機械腳”技術研發的嘉騰,此次與庫卡前大股東格林策巴赫合作,給予市場巨大的想象空間。
嘉騰憑什么吸引這家德國老牌機器人企業的青睞?這起跨國技術合作,又將為佛山智造全球化帶來什么?
將圍繞市場與技術開展合作
漢諾威工博會17號展館內,嘉騰機器人帶來的一臺“小黃蜂”,吸引不少觀展商的目光。不足十米之外,格林策巴赫公司的展臺上,一臺紅色的AGV正在快速移動,這臺看似小巧的AGV設備,能夠一把托舉1.2噸的貨物。
“這類高端的AGV設備與我們非常互補,雙方正是基于產品需求,選擇開啟合作。”嘉騰機器人副總裁陳洪波表示,市場與技術的強烈互補性,是吸引嘉騰主動促成這起合作的原因。
在市場端,嘉騰目前的國際市場業務占比不足10%,有強烈開拓國際市場的需求;于格林策巴赫而言,則希望能夠獲得低成本的AGV產品線,以更好的開拓中國市場。
不僅如此,陳洪波認為,成立于1960年的格林策巴赫擁有極強的技術沉淀。“從長遠來看,這些技術沉淀給我們帶來巨大的想象空間。”
格林策巴赫作為嘉騰在歐洲及北美地區的重要合作伙伴,將協助嘉騰向歐洲終端客戶提供以AGV為核心的智能物流技術服務。葉潔純 攝
對此,格林策巴赫高級副總裁Uwe Dopf表示,“當公司要我到中國尋找合作伙伴的時候,我第一個就想到了嘉騰。”
在格林策巴赫看來,雙方擁有相似的經營理念,且嘉騰機器人注重技術創新。“我認為這就是我們要找的最佳合作伙伴。選擇嘉騰作為合作伙伴將有利于格林策巴赫業務的成長,同時能幫助我們給中國客戶提供優質的服務。”Uwe Dopf說道。
協議顯示,雙方將互補技術短板,嘉騰作為格林策巴赫在全球第三家合作伙伴,將幫助格林策巴赫向大中華地區提供自動化服務,同時,格林策巴赫也成為嘉騰在歐洲及北美地區的重要合作伙伴,將協助嘉騰向歐洲終端客戶提供以AGV為核心的智能物流技術服務。
目前,雙方已明確將于今年7月互派技術人員進行交流學習。“未來在時機成熟時,我們雙方還會考慮開展聯合研發。”陳洪波說道。
并購以外的越洋合作模式
早在開展合作前,雙方已有別樣的淵源。
資料顯示,格林策巴赫成立于1960年,是多個領域的機器與設備制造專家,擁有超過50年的豐富經驗,為企業提供定制的自動化解決方案,是戴姆勒集團、奧迪汽車等國際企業的供應商,年營業額3億歐元。
另一個更值得關注的身份是,格林策巴赫此前持有庫卡、Inos Automation、SnoxStellar AGVs、Swisslog等眾多知名機器人公司股份。2014年12月,庫卡將旗下1/4股權賣給了準備擁抱工業4.0的德國企業福伊特集團(Voith)。而福伊特所收購的股份主要來自庫卡原大股東格林策巴赫。兩年后,美的又全額收購了福伊特持有庫卡的全部股權。
嘉騰作為格林策巴赫在全球第三家合作伙伴,將幫助格林策巴赫向大中華地區提供自動化服務。葉潔純 攝
庫卡如今的第一大股東,同樣來自佛山順德。自2015年以來,千億家電巨頭美的集團收購了庫卡近95%的股權、成功入主。
在嘉騰機器人董事長陳友看來,不是所有的東西都得靠資本進行合作。技術互換與資源共享,是另一種助力企業鏈接全球創新資源的重要手段。
特別是當前的國際合作環境面臨全新的趨勢,專注于“機器腳”領域的嘉騰,避免通過資本并購來挑撥國際貿易的敏感地帶,更多傾向于采取開放的態度,與國外優秀同行開展技術和市場的合作。
而這種合作方式在此前已經奏效。
早在2015年,嘉騰機器人就與瑞典Kollmorgen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Kollmorgen的激光導航技術及磁釘導航技術,在全球具有領先地位,并且將該技術大量使用在游樂設施上。
據悉雙方合作后,一方面有利于Kollmorgen的領先技術快速在中國推廣,同時嘉騰也可以借助Kollmorgen在全球的網絡,加速推廣嘉騰“大黃蜂”的相關技術。
嘉騰機器人“大黃蜂”。戴嘉信 攝
要做“機械腳”中的“四大家族”
不斷加大與國際巨頭的合作背后,嘉騰機器人希望能夠成為機械腳中的“四大家族”的成員之一。
這表現在,該公司一直非常注重技術創新。
在漢諾威這個推崇技術創新,注重知識產權的國際工業高端展會上,要在核心展區占有一席之地并不容易,這里德國庫卡、日本川崎、瑞士ABB等全球機器人巨頭云集,而嘉騰能連續三年躋身展區,靠的正是錯位競爭和自主研發創新的實力。
“在核心展區,大部分以機械手為主,而我們主要做機器‘腳’移動AGV,剛開始我們花了很多功夫,反復與主辦方解釋我們的產品與機械手區別,最終他們還是接受了我們。”陳洪波介紹。
遠赴漢諾威代表佛山智造亮相,嘉騰每次都做足了準備。上兩屆展會,嘉騰帶來的AGV機器人“大黃蜂”和“小白豚”斬獲全球工業設計界最權威的獎項——德國紅點獎,其采用的陀螺儀定位慣性導航技術更是世界獨有。而今年,嘉騰則展示了獲得美國移動機器人核心發明專利的“小黃蜂”。
“說實話,我們并不太關注kuka、川崎的發展,因為我們跟他們的方向不同。”嘉騰董事長陳友認為,全球機器人產業的目光大多聚焦在機械手之上,而嘉騰則有意避開與國際巨頭正面交鋒,專注于把“機器腳”做好。“某種程度上說,移動機器人所面臨的挑戰要比機械手更大,如果能夠將‘腳’做好,我們能夠讓機械手去做更多的事。”
在這些規劃下,如今嘉騰機器人正處在一個快速擴張的階段。據悉到了今年下半年,嘉騰機器人的新工廠將正式啟動,屆時工廠能夠實現年產能1萬多臺機器人。
與其它技術發明相比,機器人相對而言比較年輕。世界上第一個工業機器人誕生于二十世紀中葉。1973 年,庫卡研發了第一臺由電機驅動的6軸工業機器人FAMULUS。1996年,庫卡機器人公司的工業機器人開發取得質的飛躍。當時,由庫卡公司開發的首個基于PC機的控制系統已投放市場。由此開創了以軟件、控制系統和機械設備完美結合為特征的、“真正的”機電一體化時代。
工業機器人的用途在過去幾年不斷增多。對于庫卡客戶來說,“Made by KUKA Roboter”的自動化是提升生產效率和增加經濟效益的重要法寶。它不僅促進產品質量提高,還能降低高昂的物料消耗,并且減少稀缺能源資源的使用。機器人憑借高度靈活的自動化能力,取代了十五年前還廣泛使用的呆板、昂貴的特殊機械制造。
過去,工業機器人幾乎僅僅應用于汽車行業和大批量生產領域。通過堅定不移地持續發展機器人和控制系統技術,庫卡機器人公司現在進入了汽車工業以外的許多其他行業。開發活動主要以新興市場中的應用為目標 - 尤其是食品、塑料、金屬加工、鑄造、電子、醫療技術和娛樂業。
庫卡機器人使自動化變得簡單:設計簡單、集成簡單、操作簡單、保養簡單,并且能夠簡單地匹配客戶的特殊要求。憑借控制系統KR C4、KR QUANTEC系列機器人、KR AGILUS系列小型機器人、尤其還有2013年推出的輕型機器人LBR iiwa,庫卡正向世人展示機器人技術如何變得更加安全、更加節能。
庫卡機器人有限公司的愿景是使機器人成為人類在生產中的智能化好幫手,使機器人能夠以高質量工作的優勢在生產領域為人提供支持,使中小企業也都能夠經濟實惠地使用機器人。人與機器人攜手合作,通過能力互補成為理想的工作伙伴。
2025-04-15 07:50
2025-04-15 07:48
2025-04-15 07:48
2025-04-15 07:47
2025-04-15 07:47
2025-04-15 07:45
2025-04-15 07:45
2025-04-15 07:44
2025-04-14 15:01
2025-04-14 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