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鳥物流的倉庫通過自動化技術,從收到訂單到包裹出庫,平均只要10分鐘。菜鳥有智能分倉網絡,它可以通過提前預測,在用戶下單之前就把商品放在了最近的倉庫,通過“物流介入工廠”,完成供應鏈的深度優化。做到這些,沒有大數據的支持,沒有人工智能和物聯網的輔助是難以實現的。
BBC走進的菜鳥倉庫有哪些黑科技?
菜鳥倉庫別有洞天, AR智能揀貨、AGV機器人矩陣、機械臂揀選系統,還有阿里園區已經工作近一年的菜鳥小G物流機器人,用機器總動員形容最貼切不過。
菜鳥倉庫傳送帶自動識別包裹路徑是物聯網技術,自動封箱機是工業機器人技術,智能選擇紙箱和調度商品則是大數據技術。這正好代表了未來倉儲以及物流的三大關鍵技術:物聯網、機器人和大數據。
大數據在物流中的應用最容易理解。馬云在創建菜鳥聯盟時提出未來要讓全球每一個角落能夠實現72小時必達,要實現這一點就離不開大數據。
通過大數據可智能分倉,先將商品放到距離消費者最近的倉庫中。在物流路徑規劃上,菜鳥還利用阿里云的車輛路徑算法、貨物、路線等數據,對每一個訂單計算出最優的貨物分配、最佳路線以及車內擺放,與菜鳥聯盟的其他成員完成配送任務。
機器人可實現包裹傳送、商品分揀、商品包裝等過程的自動化,還有倉庫商品搬運、上架等過程的自動化。菜鳥廣州倉庫包裝環節實現了機器人化,但菜鳥天津武清倉已在使用自主研發的倉內分揀機器人(托舉機器人),不過機器人與云端智能調度算法、自動化設備磨合還需要時間,未來更多環節將使用機器人。
物聯網讓每個包裹乃至其中的商品擁有自己的ID,且可被互聯網實時識別,基于此可實現存儲、打包和物流三大環節的智能化。菜鳥智能化識別包裹現在基于條形碼+大量傳感器的方案,隨著材料科學和人工智能技術的進步,未來還會有廉價的標記物出現、包裝盒將自帶ID,基于深度學習的圖像識別技術的應用則有望降低成本。
在這樣的高效率下,菜鳥聯盟已經為全國1000多個區縣提供當日達和次日達服務,讓中國進入當日達次日達時代。
BBC走進的菜鳥倉庫有哪些黑科技?
菜鳥倉庫的黑科技
圖像識別技術
菜鳥物流甚至動用圖像識別功能識別檢查員的臉,保證貨物不會被他們拆封和掉包。
據說這個系統是專門為中國電商開發的,一個大手臂和周邊一圈箱子,是用來緩存消費者的商品的。這個大手臂可以360度運行,根據不同需求取高處低處的貨,并把箱子放置到到流水線上。
自動識別包裹
每個快遞箱上貼上一個小小的條形碼,就可以讓系統獲得所有信息。運輸箱子時,軌道自動改道,讓箱子去它該去的地方。這種自動化方案大幅降低了分揀員勞動強度,甚至連裝箱子也不用人了,還知道怎么打包最省紙箱。
BBC走進的菜鳥倉庫有哪些黑科技?
菜鳥倉庫海淘實現1-3天到達
據了解,目前能夠實現海淘包裹1-3天到達的是保稅倉模式,而直郵模式還不能達到這樣的時效性。保稅倉模式指的是電商采購在海外集中采購完成,將貨通過航空或者航運等方式運至境內,集中存儲在保稅區。由于貨物已經在中國境內,因此用戶下單后可以實現包裹最快一天到達。
據介紹,菜鳥目前在進口方面,打通了直郵、集貨、保稅三種模式,開通了中美、中德、中澳,中日和中韓5條進口專線,并在杭州、廣州、寧波3個城市設立了保稅倉庫,實現來自全球各地的保稅進口貨物在這三個城市集合。
中國跨境電商發展前景廣闊。2014年上海、重慶、杭州、寧波、鄭州、廣州、深圳先后開展了跨境電商進口業務,共驗放包裹411萬余件,價值約10.1億元。而2014年中國游客海外支出達到創紀錄的1648億美元,較2013年增加28%。
在物流方面,科技的作用是不容小覷的,機器人、物聯網、大數據,讓生活越來越便利。雖然只是一次簡單的購物,花費也就百八十,但是為你提供服務的確實如此高的科技,想想就覺得網購真的是超值啊!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
2025-04-17 08:13
2025-04-16 10:55
2025-04-16 08:50
2025-04-14 14:57
2025-04-14 14:53
2025-04-09 12:40
2025-04-08 08:51